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河北:棉花减产 棉农惜售 棉企艰难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8日

棉花采摘进入尾声,市场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河北省棉花采摘已进入尾声,国储棉收购也已开始月余,今年,河北省棉花产量和品质如何?棉农收成怎样?销售情况怎样?加工企业运转是否正常?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近日进行了走访。

多种因素导致棉花生产“三减一降”

10月10日上午,在南宫市仔仲镇前仔仲村,植棉大户卢明权正从雇佣的摘棉农民手中接过棉花,一一过秤。卢明权说,今年亩均收棉只有400斤,比去年少了90斤。

和卢明权一样,该市大屯乡赵明桥村村民张和平也感觉今年的棉花产量降低了。“我承包了58亩棉田,亩收籽棉估计不到500斤,比去年每亩少收100斤左右。”

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去年相比,今年棉花生产表现为“三减一降”:“三减”即面积减、单产减、总产减。据统计,2012年全省预计播种面积为867.38万亩,总产54万吨左右,分别比去年减少8.58%、17.57%,单产预计比去年减少100多斤。“一降”即品质下降。由于主产棉区尤其是东、北部棉区遭受连续强降雨天气,降雨范围广、雨势强、影响大,造成棉田积水,发生严重烂桃现象,纤维品质下降严重。

省农业厅经作处处长邓祥顺介绍,今年播种面积和单产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棉花价格大幅度降低。2011年新棉上市后籽棉价格为4元/斤左右,最低时3.5元/斤,只相当于棉价最高时的一半,棉农收入减少,植棉积极性降低。二是自2009年以来,我省棉区连续四年棉花生长中后期遭遇低温阴雨天气,烂桃现象严重,单产降低,收成减少。三是比较效益进一步下降。种两季粮与种一季棉花相比,收入相差无几,但植棉用工大大超过种粮。四是棉花种植比较费工。相对种粮,种棉机械化程度低,费工费时,病虫防治、整枝打杈、采摘,要耗费大量的人工。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34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