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2010/201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山羊绒产业状况分析报告

来源:中华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8日

山羊绒产业现状

(一)山羊绒产销情况。内蒙古地区绒山羊饲养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一般每群羊200~300只,同一群里有1~5岁不同年龄的山羊,山羊与绵羊混合饲养的现象也比较多,每年休牧3~5个月。牧民仍延续传统、粗放的饲养管理模式,只重视山羊的存活率,不进行科学、精细饲养,出现了饲养成本高,出栏周期长,养殖效益低的现象。在购销环节,不分年龄、部位混和抓绒,混绒销售。企业收购时凭经验,目测估计绒的细度、含绒率、长度等,综合确定收购价格,不分等、分型,按“堆”收购,不但增加了羊绒加工企业的生产工序和成本,还严重损害了广大牧民的利益,使得牧民在羊绒市场好的时候,不能获得应有的效益,市场不好的时候,损失也最大,因此,近年来出现大量减少绒山羊养殖的情况。据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了解的情况,仅锡林郭勒盟山羊绒产量就减少一半以上,原料不稳定严重威胁山羊绒产业的稳定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原绒市场持续疲软,价格迅速下滑,已经跌落到近10年的最低点。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启动羊绒临时收储政策,羊绒价格止跌回升,每吨分梳绒由40多万元升至70多万元,2011年羊绒价格保持在75万元/吨左右,最高达到85万元/吨,与2008年相比,涨幅达到50%,处于相对合理的水平。

(二)羊绒纺织企业情况。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共有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羊绒加工企业202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企业9家,具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169家,实现销售收入406亿元,上交税金8.9亿元,出口创汇3.6亿美元,带动农牧户26.9万户。全区年产分梳绒6000多吨,羊绒面料50多万米,羊绒衫1200~1300万件,羊绒围巾300多万条,形成了以“鄂尔多斯”、“鹿王”为龙头的羊绒加工纺织企业集群。内蒙古的山羊绒产业具备成熟的加工技术,完备的研发体系,形成了从原料生产、收购、加工,到羊绒纺织品生产、新产品开发和销售完整的产业链条。受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羊绒及其制品的国际、国内销售市场发生很大变化,主要绒纺织企业出口订单减少30%,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7%。据内蒙古检验检疫局统计,2008年内蒙古羊绒衫向日本、美国出口量减少最多,降幅分别高达56.3%、31.8%,成为内蒙古出口值降幅最大的轻纺类产品,而分梳绒基本不再出口。羊绒纺织企业受原料、工资要素上涨影响,加工成本增加,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市场需求萎缩,羊绒纺织品出口“量价”双跌的局面,企业一方面大力开拓国内市场,2008年以来羊绒制品国内销售量增加30%左右。另一方面所有羊绒企业都实施了多元化经营战略,以维持羊绒企业的基本稳定。

(三)山羊绒质量状况。由于山羊绒收购没有体现以质论价、优质优价,为提高山羊个体产绒量,牧民近年来引进一些产绒量高但细度差的绒山羊种羊,与当地优质绒山羊品种杂交,产绒量显著增加,而绒质量却大幅下降。据统计,2005年全区山羊存栏数为2962万只,羊绒产量为6395吨,平均每只山羊单体产绒量为215.8克。到了2009年,山羊存栏数为1752万只,绒产量7375吨,山羊单体产绒量420克,山羊存栏数减少了1210万只,而绒产量却增加了980吨,几乎增加了一倍。综合内蒙古纤维检验局2004~2010年山羊绒质量检测结果,山羊绒平均直径由2004年的15.25µm增加到2010年的15.85µm。不过,从鄂尔多斯市举办绒山羊赛羊会的情况看,成年种公羊羊绒平均直径2008年比2006年降低0.92µm,育成种公羊降低1.9µm;平均产绒量成年种公羊增加155.83克,育成公羊增加235.8克,该地区呈现出山羊种公羊羊绒平均直径逐年变细,产绒量不断提高,羊绒综合品质得到改善的趋势。据调查,九十年代中期以前,阿尔巴斯、二郎山、阿拉善白绒山羊所产平均直径在14.5µm以下的特细型山羊绒占多数,而现在细度在14µm左右的羊绒很少,不到总产量1%,优质山羊绒成了稀缺产品。山羊绒质量持续下滑,大大降低了羊绒制品质轻、柔软、保暖、透气性好的优良特性,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436”品牌的高档羊绒制品,遭遇优质原料难觅的尴尬境地,严重影响了我国羊绒及其产品的良好国际信誉。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2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