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高成本时代如何“开山辟路”--第四届中国纺服业总裁峰会探讨破局方案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5日

 有人这样形容当前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前“狼”后“虎”,中间有座“山”。“狼”是指欧美纺织企业依然占据着价值链的高端,“虎”比喻东南亚国家纺织业的崛起,而这座压得纺企喘不过气的“山”则是国内生产成本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如何应对,如何最大限度地坚持转型升级?
  不久前,由商务部主办、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承办的第四届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总裁峰会在南京举办。多家纺织服装企业代表就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转型升级发表了看法,介绍了各自企业调整转型、从传统制造加工向注重研发和品牌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经验和做法,同时对纺织服装外贸行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颇具建设性的意见。
  方案一:“走出去”实现内外双赢
  如果说10年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走出去”的动因是欧美国家的频频设限,那么在10年后的今天,“走出去”又多了两大推力:降低生产成本、与东南亚企业实现合作共赢。“当前,发达国家对我们实施反倾销,发展中国家对我们也不满,因为我们仍然拥有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实施‘走出去’可以有效地化解这两方面矛盾,同时也破解企业在国内发展的瓶颈。”红豆集团副总裁周鸣江如是说。
  2007年,红豆集团在柬埔寨的西哈努克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实现了从国内企业向跨国企业的转变。周鸣江表示:“选择在柬埔寨投资主要是基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柬埔寨劳动力成本较低,具有用工成本优势,柬埔寨工人每月的最低工资是67美元(约合人民币400元),而国内工人的工资是3000多元。在柬埔寨建厂,企业每月每人能节省2000多元,如果是一个1000多人的工厂,企业每年能节省2000多万元支出。”周鸣江补充说,选择柬埔寨的另一个原因是其享有出口欧美的关税优惠待遇。柬埔寨是东盟的成员国,其生产的产品可以按零关税销往其他国家,而且还可以利用日本、韩国、印度的自由贸易协议。今年1月1日,欧盟启动了新的普惠制政策,对柬埔寨放宽条例,不再限制面料的来源,因此在柬埔寨生产的成衣产品不论使用哪个国家的面料,都可享受欧盟免关税的政策。
  目前,进驻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企业有21家。这种经贸合作园改变了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降低了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周鸣江说;“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利用中国的资源,中国的加工劳动力,这条路是不长久的,我们应该利用国外的资源,达到全球化布局的目的。”
  方案二:ODM积蓄自有品牌能量
  当外部市场的严峻形势成为共同的挑战时,如何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已经不单单是企业个体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纺织服装行业都需要思索的。
  江苏苏美达轻纺总裁杨永清提出,出口企业必须要向ODM升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我们要致力于竞争者不擅长做的,不能做的。我们的首选是做中高端服装产品,从面料的研发到服装的设计,从快速的打样到优质供应商的选择,从专业化的项目团队组建,到与客户的对接,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广州纺织工贸企业集团董事长李志新认为,未来纺织服装产品的发展趋势将是从简单、实用向功能性、品牌化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品牌创新将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晨风集团董事长尹国新表示,出口企业需要向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品位两个方向努力。企业对品质的把控可能不成问题,但是对产品的设计品位还需要提升。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36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