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会东县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夯实蚕桑产业发展基础,在完善机制、提质增效和做大做强上下功夫,全力推进蚕桑产业大发展。
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强蚕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蚕桑产业做大做强。在蚕桑产业发展中,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千亩村、百亩组为重点进行规划种植,使桑园适度集中,逐步实现规模化连片种植,培育壮大一批蚕桑生产基地乡、重点村。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巩固。全县共35个乡镇发展蚕桑生产,其中:基地乡14个,重点村80个。有养蚕农户20366户,10万多人发展蚕桑生产;拥有成片桑园4.8万亩,桑树总量1.3亿株,其中良桑1.1亿株,小蚕共育室1300间,标准化专用大蚕房8200间,收购站点17个,从业人员296人。
二是标准化生产有力推进。探索独具特色、亩桑效益较高的“6215”间作套种桑园模式,不断完善养蚕设施,新增桑园2.3万亩,标准化共育室530间,标准化大蚕房5200间,突出以共育户联农户的“四包”责任制,配套科学化养蚕技术,蚕农科技兴蚕意识明显增强,蚕茧质量大幅提高。
三是科学化水平大幅提升。在蚕桑发展中,始终坚持乡镇是蚕桑发展的主体,加大对生产目标责任的考核力度,充分调动了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县级部门履职到位,企业服务职能发挥明显,为及时、便捷指导生产,建立手机短信平台发送各种技术信息,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