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接的两个单子最近要结款,都是以美元结算的,没想到人民币升值幅度这么大,原本只有5%的利润率,现在只能拿到4%左右。”对于近期的人民币升值,晋江某纺织企业负责人高总有些无奈,“现在订单难拿,且传统行业议价能力有限,只能被动地承受汇率损失。”
汇率变动“吞噬”企业利润
今年前7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总体呈贬值状态,随后,只用了两个月时间,人民币又将前7个月的跌幅全部收复。本周更是突破6.3关口,再创自5月11日以来的新高,令不少出口企业感到措手不及。
汇率的变动让企业的日子更加艰难。“外贸企业每笔订单大致要经过几个流程:首先与国外客户洽谈,确认价格、交付等条件,然后将订单交工厂生产,最后交付产品时才能收钱。一般这个周期要2—3个月,期间如果汇率出现变化,企业将承担风险。”高总表示。
高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笔100万美元的订单为例,签订合同时间为7月25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1∶6.390,而10月29日汇率最低触及6.2370,差价0.153元人民币,此时结算利润一下子就减少了约15万元人民币。
活用期权规避汇率风险
据了解,在规避汇率风险上,由于目前人民币结算难度仍高,大部分企业使用的工具主要是远期结售汇,但随着人民币处于双向浮动增加,这一工具似乎并太适用。业内人士称,在企业对未来人民币汇率判断不明晰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人民币期权或者组合期权这两类工具。企业可以通过缴纳适当的期权费,锁定未来的汇率成本。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