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以来,原材料波动、劳动力成本上升及严峻的国际形势对我国纺织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纺织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之路异常艰难,为此,全国人大代表赵林中建议有关部门能出台一些措施,帮助纺织业度过此轮“寒冬”。 近日,工信部在与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银监会协商后,答复有关建议时表示,将会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提出政策建议,保持纺织工业稳定发展。
关于加大政策扶持 加强技术支撑
我国纺织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和成本上升、税收高、融资难等困难和压力,纺织企业特别是中小、小微纺织企业生存艰难。对此,赵林中代表纺织企业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纺织产业的税收政策扶持,加强对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支撑,加快《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其他相关政策的落实;同时,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
答复:将通过加强与相关部委协调,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高层次科技人才之间的对接、交流、合作来做好产学研结合的引导;统筹研究扶持创新平台建设;组织实施轻工、机械等行业低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结合纺织行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和需求,对纺织行业节能减排显著的重大创新科研项目给予积极的支持;通过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研发工作来落实专项资金,支持纺织行业开展技术改造;加强沟通联系以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开展。
关于优化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赵林中等代表在《关于加大对纺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扶持力度的建议》中提出,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关于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政策措施,在纺织行业中落实效果尚不明显,希望引起高度关注。
答复:近几年,国家共安排专项资金9亿元支持了一批技术服务、质量检测、工业设计、信息咨询、创业基地、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和10个省市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接下来,工信部会同相关部委将继续从减轻企业负担、公共服务、融资等关键点入手,全面实施“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中小企业成长规划。切实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着力解决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素质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关注并着力优化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具体而言,将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推动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创新发展和结构调整;支持建立和完善4000个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和支持500家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努力缓解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题,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金融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用担保服务和融资服务,完善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