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贸出口“元老” 中国服装业夹击中突围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2日

广交会三期日前开展,本期最受外界关注的焦点,当属中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元老”纺织服装业,因为遭受主要出口国外需大幅减少,原材料棉花价格国内大大高于国际的双重夹击,企业利润普遍下滑至不足3个点。大部分参展商表示,日子难过,企业走到生死存亡的阶段。仍能保持淡定的,是那些已经培育起一定规模国内市场的出口型企业,“单靠出口撑不下去”。

中国服装(000902)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透露,上月中国服装出口量增长-1.8%,至此中国服装出口量已经连续11个月负增长。“百分之二三十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前狼后虎中间压座山

目前,纺织服装行业正经受“旧三件”最强烈和集中的冲击。所谓“旧三件”是指“汇率波动、成本高企、外需不振”,它一直困扰着国内出口型企业。业内人士描述纺织服装行业现状时说:前“狼”后“虎”,中间有座“山”。“狼”是指欧美纺织企业依然占据着价值链的高端,“虎”比喻东南亚国家纺织业的崛起,而压得纺企喘不过气的“山”则是国内生产成本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一路攀升。

成本高企方面,深圳维泰斯公司董事长曾祥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最棘手的莫过于国际与国内棉花市场的差价。目前,国内每吨棉花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4000元左右,一些企业因用棉成本过高不得不限产,绝大部分企业每产一吨纯棉纱亏损就超过2000元;此外,就算公司把生产基地从深圳迁至内地,工人月薪仍是越南等东南亚工人的4倍;国际海运的价格也猛涨,一个大柜到日本,由年初的400美元上涨到600美元,欧美航线更甚,因为需求减少航班相应减少,导致每航班费用几乎翻倍。

比较优势已经丧失,纺织服装企业继续不能再以“价格”拼市场。“开展首日,一个德国有2000家直营超市的采购商告诉我,他以后要去东南亚采购,因为我们的产品比印度、巴基斯坦报价贵了接近3成”。深圳荣昌利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溁介绍,深圳几家大型家纺企业,今年上半年出口订单普遍减少3成,下半年减少5成以上。

企业表示,成本压力是中国制造竞争力减弱的更重要的因素。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7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