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的创新产品展示区,自开馆之日起就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今年展示的产品中,当年生产出来的并不多,大部分产品都有一到两年的时间了,“新品不新”是个直观感受。更加令人担忧的是企业创新热情会不会因大环境趋冷而减弱。某企业负责人感叹,今年展会没有上届客源多,感觉周围有点儿冷清,这与整个纺织大环境应该是密不可分的。有家上市公司的老总坦言,虽然自家产品销量呈上升趋势,但是整体利润却是下降的,希望赔本经营的局面明年能够有所好转。但是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依然比较乐观,表示自己前三季度的产品市场行情还不错,并对明年上半年充满期待。市场形势不好,同时让一些行业问题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在高技术水平的企业同样存在。我们从创新产品展示区的六个重点应用领域中各挑选一家企业重点关注,虽然他们在产品技术方面已经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但是自身所面临的产能、价格、渠道、标准、融资、政策等问题也极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
医疗与卫生用
山东海斯莫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渗透内销市场有理念障碍
可制造医疗绷带的海斯莫尔纤维
公司这次展示的海斯莫尔纤维是海洋生物纤维,可制造医疗绷带。据了解,公司是从2006年开始研发新材料,基本上5年时间公司都在低调开发。
“那时候我们的产业链两头小,技术研发能力比较弱,自己的材料少,后来几经磨合从20多种材料中找出了这种材料。”公司董事长胡广敏说,公司既做材料供应商,又做下道的制造商,解决了从原料到加工再到终端的所有问题,并且按照客户和消费者的需求来开发产品。在材料合作关系上,企业不应仅仅只是购买原料,还应为下游提供技术方案。只有在产业化方面潜入研究,寻找需求点,才能拥有对这个市场的话语权,再要抓住市场中透出来的机会也就不难了。
他认为,如今国内并不乏功能性纤维的研发,只是很多功能性纤维的研发并没有真正走向市场终端面向消费者。就像人们熟知的“莱卡”,其实不过是一种氨纶纤维,但是有了美国英威达公司的品牌化运作和多元化服务,它就提升了价值。
用于医用领域的海斯莫尔纤维现在主要还是供应国外市场,国外比较能够接受,国内的应用理念暂时还不行,因为产品价格比较高。普通的海斯莫尔纤维卖到60万元/吨,医疗用海斯莫尔纤维要卖到100万元/吨,加银的会卖到100多万元/吨。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