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纺织机械:在结构洗牌中突围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7日

对于大多数纺机企业来说,2012年上半年都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又一次巨大的市场考验,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减少。

位于胶南市王台镇的青岛三祥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纺机企业,公司总经理黄永春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受到纺织布匹市场急剧下滑的影响,公司上半年销售情况不甚乐观,销售额仅为1200万元,产品主要集中在210厘米—360厘米宽幅织机上。但即便如此,就我们公司而言,目前还是有足够的订单来保证生产。”

企业接的订单多,是不是挣的钱就多?这样一个本不算问题的问题,在纺机行业还真成了一个大问题。前三季度,大多数纺机企业订单由于惯性效应而依旧饱满,但日益上升的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生产要素成本等,严重地挤压了纺机企业的利润空间,再加上同质化产品竞争愈演愈烈,又使得纺机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其结果就是多数纺机企业特别是棉纺设备生产企业量大利薄,有些企业甚至陷入亏损境地。

面对订单,是接还是不接?接了亏损,不接丢了客户。企业对此感到两难。一位二三十人规模的纺织机械企业老板告诉记者:“纺织机械的订单往往是提前确定的,但是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却是一直在浮动的,价格却不能随着成本提高而随意变更,这就造成了纺机企业只能硬着头皮接订单,不接订单没活干,接了订单又不挣钱。”

“规模效应”受挫无序竞争

青岛纺织机械在胶南,而胶南市的纺织机械则主要看王台。胶南市纺织机械与山西晋中、浙江绍兴构筑了我国纺机产业集群“三足鼎立”之势。胶南市的梳棉机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喷水织机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喷气织机占国内份额的20%,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无梭织机生产基地。

目前,胶南市正常生产经营的纺织机械整机生产企业有81家,专业配套生产企业174家,家庭工厂860家,年产各类纺织机械7万余台。而大部分企业都集中在“中国纺织机械名镇”王台镇。虽然产业规模大,产量高,但无序竞争、市场过度集中、产品同质严重等突出问题,已成为制约王台纺织产业健康发展的掣肘。

胶南市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效慧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王台规模企业各自为战,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拼装企业搞恶意价格竞争,致使区域品牌难以形成;在市场方面,仅在江苏吴江盛泽镇一处,王台纺机企业设立的销售站点就达300多处,市场竞争之烈可见一斑。

黄永春也告诉记者:“目前纺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整个行业产能过剩、无序竞争、价格扭曲。企业生产经营模式高度雷同,组装性质的企业随处可见,真正由自己设计制造的部件也因为缺少行业保护,多数被同行业仿制借用,其结果必然导致纺机产品附加值提升缓慢。”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5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