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棉小幅下跌。隔夜美棉先涨后跌,近期12月合约结算价70.10,跌30点。市场关注USDA周五将发布的供需报告。有机构预期USDA会调低棉花出口量,报告可能偏空。美股周二收盘走高,道指实现三位数的点数涨幅。
港口未通关棉花大幅减少。据了解,截至10月底港口所剩未通关外棉不足30万吨,相比高峰时期大幅减少。目前港口仍陆续进货,但整体出货量大于进货量,库存呈减少趋势。据悉,12月份中旬开始库存量才会恢复起来。目前港口已经通关2级澳棉成交价多在20200-20500元/吨,印度棉约19000元/吨,美棉高等级花难寻。
双方僵持,收购清淡。目前安徽池州棉农惜售,加上企业谨慎收购,因此当地收购市场不温不火。6日,当地4级籽棉收购价一直维持在4.20元/斤(37%衣分,水分11%,杂质1.3%),3级在4.3元/斤左右,5级及以下籽棉拒收。受天气影响,今年的籽棉均以4级为主,3级较少,灰棉、僵棉较多,致使籽棉衣分较低,交储企业利润空间有限。
棉副维持弱势,籽棉收购价下调。河北东光棉副产品市场继续弱势整理,棉油、棉粕、短绒及棉籽价格均有所下跌,当前棉籽采购价为1.015元/斤,较前日跌0.045元/斤。当地棉企为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下调了籽棉收购价。7日当地4级衣分率36%籽棉收购价格为4.02元/斤,衣分38%籽棉收购价为4.16元/斤,均较前日下降0.05元/斤。按照2%亏损,加工费用600元/吨计算,4级皮棉折合生产成本为19300-19330元/吨,除去运输等费用交储利润在300-500元/吨。虽然籽棉收购价格调低,但并没有影响日收购量,主要因为天气寒冷,致使棉农交售积极性提高,二是棉企在外地进行多渠道收购,收购量暂未受到影响。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