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服装企业频频“触电” 携自主品牌将突围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9日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商场专柜里的“柒牌”、“劲霸”,甚至“阿玛尼”的品牌产品都有可能出自张槎各代工厂。张槎在过去几十年间,在针织服装领域,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代工王国。从纺纱、织布、印染到服装等,这里拥有全国最完善的产业链。

但近年以来,服装代工企业的发展之路困难重重,外贸与内销的压力、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持续上涨等,使劳动密集型的代工企业利润遭到严重挤压,不少企业连呼“扛不住”。

在此背景下,一部分企业一直在代工的困惑中驻足不前,而另一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悄然行动,创立自主品牌。

记者获悉,张槎至少已经有七八家企业创立了自主品牌,部分企业因自主品牌与贴牌业务相冲突,已与母公司脱离,开设实体店“低调前行”。而不少企业则选择携自有品牌“触电”,在网上开创另一个品牌独立王国。

蜕变 从“代工厂”到品牌运营张槎针织服装企业纷纷创立自主品牌

经过30年的发展,张槎传统针织业从单一加工到拥有纱线市场、配饰市场、机械设备和印染及成衣等配套产业,逐步成长为产业链配套齐全的中国知名针织服装产业集群。

张槎是全国最大的丝光棉T恤生产基地,其棉纱的交易量占全国的“三分天下”。但张槎一直未能彻底摆脱“为人作嫁衣”的困扰,来料加工只赚取加工费的小工厂遍地开花,产业低端化让张槎针织的单位土地产出远远低于其他产业。

例如,中大布匹市场八九成的布匹均源自张槎,但张槎的企业仅收取加工费,一吨布匹价格一般为6万―7万元,但加工费仅为1000元左右,这其中绝大部分的利润被行业的高端层攫取。而服装的贴牌加工更是如此。一件T恤的终端售价比出厂价高8到10倍左右,品牌的利润空间让不少企业跃跃欲试。但多年以来,因为成本和风险等原因,真正放胆创立品牌的,少之又少。

[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9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