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纱线品种创新和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要求,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是用户对纺纱设备的主要需求。
产量减少、没有订单、停机整顿等似乎是在今年纺织行业里出现最多的问题,大环境的不利因素太多,也导致了纺织机械行业的的低迷经营。不过,即便是在大多数企业出现亏损,还是有一部分企业的产品呈现增长的态势。那么,企业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青岛天一集团红旗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陈磊。
记者:公司今年产品的销售情况怎么样?与去年相比有哪些变化?
陈磊:今年的市场确实不好。但是,在这种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下,红旗纺机的销量依然稳步增长,在各大工厂招标项目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公司还在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外市场占领一席之地,特别是公司的喷气织机更是在国内同行中名列前茅。
记者:您认为影响公司今年发展的主观和客观因素是什么?
陈磊:整个纺织行业的生产源头是棉花,而棉花近几年价格的不稳定使纺织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2010~2011棉花年度,受全球范围内资本流动性过剩、世界经济复苏缓慢、部分国家限制出口等因素影响,国内外棉花价格呈现历史罕见的“先翻倍、后腰斩”的波动态势。棉花价格剧烈波动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业的发展。由于棉价暴涨暴跌,棉纺、化纤、服装、家纺、纺织机械等产业各个环节都受到冲击,暴涨暴跌的棉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纺织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并且企业现在最需要的则是人才的培养。虽然很多企业已经经历过不少的市场动荡,但是企业本身缺乏信心,没有过硬的产品、没有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产品质量,是很难在行业中站稳脚跟的,也没有抵御市场风暴的能力。在2008年金融金融危机的时候,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有些企业自身的问题被掩盖了。而经过市场一而再、再而三的考验,很多企业的弊端就显现了出来,成为了棘手问题。我觉得,大环境的不好和企业自身多年来的弊病导致了有些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