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什么支撑国内棉价稳中上扬的价格走势?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6日

从当前的棉花市场来看,加工企业、贸易商和棉纺厂都几乎没有什么可操作思路和利润空间,无论向左还是向右都可能走错,决定走势的不仅是美欧中日经济,还有USDA"阴谋性"的报告、我国政府2013年3月份收储结束后会打出什么"牌"以及出口形势、消费市场能否如预期止跌反弹。

面对当前形势,很多棉企和外商预测2013年3月份国家收储结束后的棉价将进入下降通道,不同的是底部会在18000元/吨?还是在16000元/吨?对价格和消费形势的悲观情绪在棉花企业、用棉企业间发酵,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把交储当做短期"上岸"的唯一途径。那么,棉花市场还有哪些利多因素能对棉价形成支撑呢?笔者认为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2012/13年度中国政府会收储多少棉花?据统计,截至11月13日,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交易累计成交2355120吨,其中内地成交746200吨、新疆成交1608920吨。从目前新疆棉公检进度只占产量的50%左右来看(截至11月12日,已公检约219万吨),只要我国在2013年3月底之前敞开收储,预测收储总量将不低于350万吨。如果国家有关部门调研内地受灾棉区5级棉入储事宜并非传言,收储总量或将突破400万吨。那么,在中国政府抛储前国产棉可用于市场流通的数量很少(除国储棉外),而流通的国产棉中3级及以上棉花更是稀少。

二、2013年国家有关部门会下发多少进口配额?如果说2012年仍有5-10万吨1%关税内配额展期至2013年2月底前使用,加上"板上钉钉"的89.4万吨新年度1%关税内配额,1%关税内配额仍不足100万吨。从国家鼓励出口和国家储备棉总量高企来看,增发滑准关税进口配额的可能性不大,但预计至少会增发80-100万吨加工贸易配额。值得注意的是,若2012/13年度ICE期棉主力合约持续低于70美分/磅,国内用棉企业缴纳全额关税清关的比例会大幅上升,因此笔者推断,2013年进口外棉的实际数量不会低于200万吨。但从保税棉量、2012年推迟装运的合同以及印度棉产量和可出口量来测算,高等级外棉的可供应量值得推敲。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46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