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业界获悉,在新一季的订货会上,包括CE、卡西龙等多个儿童用品品牌均不约而同采用部分配货制的形式,以此应对市场变化。
经过多年发展,生产更易安排的期货制已经逐渐成为泉州儿童用品行业的共同选择。然而,当市场对于产品要求变得更高时,期货制难以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快速调整产品的这一弱点却越来越明显。面对这种情况,业界不得不重拾之前已被舍弃的配货制。
配货制下的货品是否更加迎合市场潮流?配货后的整体订货是否更加合理?是否更加有利于专卖店规范化的打造?在呼声日益高涨的“快时尚”时代,配制看起来俨然很美,但童鞋品牌做起来却很难,或许配货制仅是在传统期货定货前提下,对于代理商政策方面的一些特别调整。
“逼”出来配货
日前,中澳鞋业有限公司CE营销总监谢磊非常忙碌,他一手拿笔正在产品画册上打圈圈,一边和开发部同事讨论着本季的必定款。
目前,CE正在筹划组一盘货,小部分的必定款将成为明年夏季配货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他的话讲,“小规模的配货制不仅能让货品更能把握潮流,也更有利于缺乏鞋服一体化操作经验的童鞋企业更快地推进专卖模式。”
谢磊口中的配货制,有别于传统的全期货订货,是品牌企业根据流行趋势的变化,在货品上架前的最短周期内将其研发出来,并迅速配送给经销商。
CE之所以采用配货制,与一个小插曲有关。
“谢总,这几件小衣服看起来都很漂亮,但拿回来就配不起来了,能不能给我换两条裤子,能搭配上衣的。”
这是两个月前谢磊接到的一通电话,某区域代理商已经打来好几通电话,他希望总公司能够给予调货支持,原因很简单,在上一季订货中,他订的衣服和裤子搭不起来了,放进专卖店后,又散又乱,情急之下只能向总公司求救!
这样的问题不仅出现在CE某一个代理商身上,在许多童鞋企业代理商上均出现过类似的状况。“为了能够帮助代理商把专卖店开好,公司不得不考虑开发一些必定款,也就是那些比较符合潮流又好搭配的服装来解决这个问题。”谢磊显得有点无奈。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