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徒报》11月14日文章,原题:中国转向机器人 在中国,机器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上周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图片展示了机器人用军刀决斗、打乒乓球、跳狮子舞的画面。一张图片还显示,一位身穿一件白色毛衣的女性机器人与观众握手。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称,中国到2014年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届时中国将会有3.2万组机器人。协会秘书长利兹博格将中国形容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机器人市场。
中国有诸多理由欢迎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可以提高能源效率、能操作甚至人脑都不能胜任的复杂程序。最重要的是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最基本的经济学定理: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萎缩,而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上涨。
香港劳工组织中国劳工通讯的发言人克罗塞尔表示:“没有多少年轻人来工厂工作。这就是工人工资上涨的原因,工厂竭力招聘有技术的工人。因此,将更多注意力转向自动化生产并不为奇。”
在全球机器人排行当中,中国目前排名并不靠前。去年,中国每1万名工人中配有21组机器人,而日本则是平均每1万名工人中有55组机器人,德国则是251组。
但是这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台湾制造业巨头富士康决定在三年内每100万人中配备1万组机器人。富士康首席执行官郭台铭表示,机器人将在喷涂、组装和电焊等环节代替工人。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