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比2008年更难:福州服装工厂的外贸标本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9日

蔡大同不知道两年后工厂要搬哪里,他一些同行则在想要不要关闭工厂。

从福州主城区驱车出了二环,逼近三环,仓山区福湾大道两边散布着大量物流公司、外贸工厂。蔡大同合伙创办的公司在福湾工业区租了两层做制衣车间,2000平方米厂房里约有2/3岗位在工作,意味着这公司现在还是生意场上的幸存者。

今年没有新订单

据报道,“每个星期都有同行关门,去年订单比前年少40%。”蔡大同说,“今年大家基本没有新订单。”这就是很多同行倒闭的主要原因。

蔡大同主营荧光马夹、雨衣外贸,是出口欧美服装大军中的一员。在当地同业公会看来,今年形势比2008年还难过。“2008年接不到出口订单,起码还有很多询价的。今年连询价都少。”荧光马夹是出口服装里毛利相对较高的,蔡大同又属于荧光马夹出口商里还手握部分旧订单的,他觉得日子已经不错。“越做越难做,20年前加工出口一件毛衣可赚30元,现在利润多少只有1元!哪行赚钱,就会有很多人挤进来,一个行业只要3年就会变得难赚钱。”

成本倒逼

这个月,厂房3年租约满期,蔡大同和房东续签3年,租金由每平方米11.5元跳涨到18元,涨了50%,合同约定以后每年递涨8%。

蔡大同还要考虑迁厂的问题。3年前工厂从主城区迁到仓山区。按规划,三环建成后城区不再保留工厂,这厂将继续外移。“也许以后成本反而低些。”蔡大同这样安慰自己。

厂租的暴涨,让蔡大同苦笑,工人的去留更让他打起十二分精神。“招工难。我们都管招工叫‘买工人’。老员工介绍新员工有奖励,新员工没熟练之前加20%薪水。”因为按件计酬,新工人刚上手做得不多,严格按工作量发月薪会流失新员工。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24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