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东南亚脱颖而出的成衣供应小国--柬埔寨是在寻求持续成长机会的一个明显案例。依据美国纺织品及成衣进口商协会(USA-ITA)表示,本(2012)年6月前推一年美国成衣前十大供应国(包括主要供应国中国大陆与印度)中除排名第六的柬埔寨以外各国输美成衣明显衰退。USA-ITA会长JuliaHughes称柬埔寨俨如专门吸引买家服装采购的超强磁铁。
本年6月前推一年柬埔寨输销美国成衣数量达10.2755亿平方公尺,成长0.37%,而美国成衣最大供应国--中国大陆(占美国成衣市场的42%)则衰退4.84%,第三大供应国--孟加拉国衰退12.97%。
至紧追在后的印度尼西亚衰退7.61%,位居第八位的印度则衰退15.13%。Hughes认为柬埔寨的优势在于其生产成本低廉,具有价格竞争力。
柬埔寨制衣厂商会(GMAC)秘书长KenLoo对此亦表认同。渠称柬埔寨拥有充沛且成本低廉的劳动力,另亦享有加拿大、日本、中国大陆与欧盟的普遍化优惠关税制度(GSP)赋予其免关税进入该等主要市场之优惠待遇。
然而,柬埔寨并未拥有自棉花至成品的整个供应链,其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原物料需仰赖进口,而削弱了其竞争力。
长远的货源稳定关系
总部设在泰国协助东协布厂与成衣厂之间建立伙伴关系,使东协地区更具竞争力的组织“东协供货商完全服务联盟”(SourceASEANFullServiceAlliance,SAFSA)负责人MichaelBlakeley表示,要确保布料供应的持续稳定,而非仰赖自中国大陆和孟加拉国的进口,一直是东协地区所要面临的挑战之一。
Blakeley称,本年初数名全球重要采购高阶主管在国际服装业高峰论坛(PrimeSourceForum)发表的演说中指出,「中国大陆仍是很好的生产基地,但部分生产需进行策略转移至其他地区显然是必需的」。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