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中国·大营第二十一届国际皮草交易会新闻发布会在衡水泰华雅阁温泉酒店举行,枣强县将于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该县大营镇举办中国·大营第二十一届国际皮草交易会。来自24家国家、省、市级新闻媒体约计60多名记者参加了这本次新闻发布会。
据悉,本届交易会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主办,中国贸促会河北省分会、衡水市人民政府、枣强县人民政府承办,国际皮草协会、香港毛皮业协会、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中国皮革协会毛皮专业委员会、河北省商务厅、河北太和集团、河北保定隆基泰和实业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协办。本届交易会将秉承“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时尚化”的一贯宗旨,以“天下裘都,美丽中国”为主题,汇聚国内外众多皮草知名企业参展,参展范围包括裘皮服装、纺织围巾、毛领帽条、皮张、褥子、皮毛工艺品、剪绒制品等,涵盖裘皮产品的所有领域。交易会以“创建中国裘皮名城”为目标,创新办会方式,丰富办会内容,彰显营皮魅力,树形象,创品牌,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促进裘皮业的振兴与繁荣。目前,大会组委会已经面向国内外皮草生产厂商、各大专业市场批发商、经销商、皮草产品进出口企业等发放了邀请函,预计交易会期间将有来自国内20多个省市以及韩国、日本、俄罗斯、土耳其、德国、罗马尼亚、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0多名专业客商云集大营。交易会的其它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抓紧进行。11月27日晚将在衡水泰华雅阁温泉酒店举办开幕仪式。
大营是枣强县和衡水市的南部经济重镇,是河北省和全国的综合改革试点镇。近年来,大营镇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富民强镇为统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健康可持续发展。先后被评为中国皮草科学发展示范基地、中国市场名镇、中国环境优美小城镇、全国500强小城镇。
营皮文化源远流长。大营镇是中国裘皮文化的发祥地,商末丞相比干在大营一带发明了制裘工艺,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秦始皇曾下旨赐封大营为“天下裘都”。明朝嘉靖年间,营皮被额定为“土贡”,明郑和下西洋时大营裘皮以“皮板柔软、毛眼遂适、色泽协调时尚”而进入欧洲上流社会。清朝道光年间,英、俄、日、荷等十多个国家的客商在大营设有皮货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营皮作为出口免检产品远销海外。
产业基础坚实雄厚。目前,大营拥有皮毛加工企业和摊点1.2万家,皮毛专业村100多个,专业户近万个,固定门店2000多家,流动及固定摊位8000多个。大营皮毛涵盖了生皮、熟皮、裘皮服装、裘皮饰品、剪绒、工艺品等七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是国内品种最齐全、样式最新颖、潜力最充足的皮毛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基地。其中,皮毛编织产品、褥子产销量居全国之首,兔皮褥子占到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除销往国内的浙江、广州、深圳和香港等地外,还销往韩国、日本等国;毛领帽条占国内市场份额的90%,销往全国几大服装生产基地及服装辅料市场。
品牌产品走俏国际市场。近年来,大营镇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发展了一批特色鲜明、经济效益突出、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产品、知名品牌。冰美人、裘佳怡、雪图蒂娜、雪域豹王等20多种裘皮服装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20多家企业获得国家专业机构认定的真皮标志,13个裘皮产品荣获省、部优产品称号。大营裘皮产品年产值达到100多亿元,年加工裘皮服装60余万件、皮张近亿张,80%的裘皮产品出口到俄罗斯、美国、德国、韩国、日本、土耳其等国家。大营在俄罗斯常年设有货栈30家,销售人员达500人以上,在韩国、日本设有办事机构50家以上,在浙江、福建、黑龙江、辽宁等国内销售机构达300多家。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