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国际品牌逐渐“霸占”中国快时尚服装市场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3日

冬装新品上市,各大快时尚类服装品牌之间酣战正盛,纷纷通过降价等行为来吸引用户。而除了快时尚的高性价比优势外,另一面的质量问题也成为消费者的一大心结。

近日,有媒体报道透露,H&M廉价面料是保持其快速出新的关键,棉、麻等面料制成的衣服,做工难免粗糙,快速的同时导致无法专注质检,流程仓促,“质检过程中,加工厂只把部分合格布料拿去送检,大批不合格产品则会流入市场。”

根据近日出炉的一份国际“快品牌”大陆门店分布表,涵盖优衣库、ZARA、无印良品等11个品牌。从该表数据来看,国内共有“快时尚”服装品牌门店574家。随着ZARA、优衣库、H&M的进入,中国快时尚服装市场正被国际品牌逐渐占领。

瑞典商业银行分析称,中国是H&M赢利最多的市场。H&M的首席执行官佩尔森确认,中国将是H&M在2012年开设全新门店最多的市场;又据了解,去年上半年ZARA在全球的销售额中,来自亚太地区的占比达到了17%,其中中国地区达到了15%,而美国市场的销售业绩仅占12%;而优衣库最大的海外市场也在中国,最新季度报告显示,优衣库70%的国际市场销售增长和48%的总盈利增长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市场。

曾几何时,这些“洋品牌”在中国消费者的观念中就是“高品质”的代名词,但从去年开始,以H&M为首的快时尚品牌成为国内各地工商、质检部门不合格产品名单中的“常客”,在色牢度、PH值、纤维含量等方面问题层出不穷。

据业内人士透露,快时尚品牌“屡教不改”,包括ZARA、C&A、GAP总是会在“黑榜”上看到他们的身影。从事纺织检测的一位专业人士透露,一般来讲,服装检测一次需要3—5天,如果服装不合格,重检需要7—10天,而对于快时尚企业来讲,耽误一天时间就可能导致产品无法上架。所以质管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服装行业业内人士表示,快时尚是一柄双刃剑,服装生产如何破解“欲速则不达”的质量的确是一大难题。这需要快时尚品牌们在快速反应机制,与质量把控之间寻找到最健康的一个平衡点,并不是一味的“唯快是好”。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75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