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们于“光棍节”赚到盆满钵满之后,百货实体店再也坐不住了。
百盛、太平洋、二百永新、正大广场、港汇、汇金百货等都在日前启动了冬季大促销,甚至有业者采取牺牲毛利的“新品打折法”揽客。最令人咋舌的要数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巴黎春天使出满规定消费额就送iPhone 5的“狠招”。
然而看似热火朝天的背后,却是百货业者的难言之痛。不少业者反映,由于电商冲击、消费走低等原因,导致目前百货行业的整体客流量、利润率都在下滑,过分打折后要在定价、成本、扣点、利润、客流等要素之间抓准平衡实在很难。
降利润,赚吆喝
太平洋百货周年庆“满198减100”、新世界城“100元换300点”、置地广场周年庆“满99减60”的折扣力度都已不算什么,上周末刚上演的巴黎春天“单柜购买服饰满11880元送iPhone 5”、“珠宝镶嵌、家居床品满14880元送iPhone 5”使前天凌晨巴黎春天内人流“井喷”。
“大力度促销会在短期内获得效应,但这种‘井喷’不可能持久。百货使‘狠招’是无奈的,因为面对电商冲击必须发声,于是送iPhone 5或将新品打折都成为今年的新招,但这些招数背后是业者需牺牲利润。”一家品牌服饰销售人员刘小姐给记者展示了一张简易表格,新品处于最顶端,然后依次是上季新品、普通品……库存品,越往下货品打折度越大,毛利率也越低,处于最顶端的高毛利新品通常是不打折的,以往有些品牌商甚至在促销前一夜将库存旧货换上货架。
“但今年在电商冲击下,为揽客,我们做了史无前例的‘新品打折法’,新品价格相对高,即便打折也可保证一定客单价,实体店既然不能在价格上与电商竞争,那就要在商品上突出优势。其实新品打折,等于是自己损失毛利,但今年为与电商一搏,我们拼了。”刘小姐说。
为拉动消费,百货业者也在退让。“对品牌商来说,新品打折肯定不划算,那我们百货经营者就要给品牌商‘让扣’,即百货店减少扣点来支持新品打折。”太平洋百货贩促部相关负责人朱黎敏透露。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