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服装协会发布数据显示,我国服装出口数量已连续13个月呈负增长态势,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服装业界专家纷纷表示,我国服装行业想要取得“硬”发展就必须加强“软”实力。
用创新提升品牌价值
“目前,国内品牌真正靠自己研发、自我创意来实现自身高价值和定位的还比较少。”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院长熊兆飞认为:“中国如果要真正由服装大国转变成为服装强国,就要注重服装的创造性。”
根据中国服装协会发布数据显示,在服装内销市场中,高档服装约占10%,中高档和中档约占60%,低档约占30%。在高档服装市场上,国际品牌占据约2/3的地位,顶级女装领域则更以国际品牌为主。没有过硬的设计能力,没有叫得响的服装品牌,是整个行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陈大鹏认为,中国服装在时尚话语权面前是缺位的,其根源就在于服装企业对中国文化挖掘与发挥的缺失。
北京白领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苗鸿冰也认为,不断创新、积累并沉淀的中华文化是中国服装品牌的基因和升级的关键。“不过,仅有中国元素是不行的,我们面对的是国际市场,要用现代的时尚语言去创新,形成被全球认可的东方美,提升国际时尚话语权。”苗鸿冰说。
以内生动力化解外部困境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服装出口数量持续负增长态势,内销市场有待开拓。今年1~9月,14328家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增幅从年初的13%降至10%左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装行业的产业链条已经十分完备,这也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产业依然保持良好发展的原因。然而,在外部环境发生巨变之时,中国服装行业亟须找到转变发展方式的新突破口。
在今年8月举办的2012纺织服装高峰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曾指出,当前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行业自信问题。不论外部环境有多少不利因素,我们还是要依靠内生发展动力,积极应对,攻坚克难。
陈大鹏表示,在传统优势衰减,设计能力有待提高之际,进行产业整合,延伸价值链条,是服装品牌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