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300老板抱团打造渝派服装品牌 进军国际市场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7日

年前,朝天门市场的服装加工经营户靠做仿货过日子。如今,渝派服装成了全国服装市场争相采购和模仿的对象,渝派服装旗号叫响全国。昨日,重庆港派制衣公司总经理、渝中区个协渝派服装协会会长邓毅接受重庆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渝派服装目前已经吹响了抱团进军国际市场的号角。

小裁缝闯荡朝天门

说起邓毅,朝天门的服装老板没有几个人不认识他,他不仅是重庆港派制衣公司总经理,也是渝中区个协渝派服装协会会长。

17岁高中毕业后,父母本着农村人学个手艺有饭吃的想法,让邓毅跟着当地一个裁缝师傅学做衣服,每逢赶场天,师徒俩在人群最拥挤的街边摆上两台缝纫机,靠做衣服过日子。由于邓毅比较肯学和善于观察,没多久他就出师了,逢赶场天,他就一个人开始在街上接业务了。

“当时的服装款式比较简单,男的中山装,女的喇叭裤。”邓毅从此开始了服装生涯,这一做就是8年,他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小裁缝。

不过,邓毅并不甘心做个小裁缝,他有更大的野心。当他听说朝天门服装生意好做时,他毅然关掉自己的小裁缝铺,闯荡大重庆。

1992年,25岁的邓毅到朝天门屋顶花园交易区租了一个摊子做服装批发,虽然只有几个平方,但是,邓毅却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

当时,他也和其他做批发的老板一样,另外租了一个房子,买了10几台就缝纫机,雇了几个工人,看到什么款式好卖,立即回家打板,连夜和几个工人一起加工,第二天,摊位上就出现了这个款式的衣服,很好卖。

渝派服装有了个家

“做服装加工的辛苦,很多人是体会不到的。”点一支烟,邓毅慢慢说,老板和工人一起睡厂里,一般是一个房间里,下面是缝纫机,上面是隔出来的阁楼,阁楼里挨着放满了凉板,一有活儿来了,老板、工人就从凉板上翻下来开工,这种吃住上班都在一个屋里的情况,被当地人形象的形容为“蜂窝煤”。

随着旧城改造和城市化建设,租“蜂窝煤”是不行了,邓毅和许多服装老板同行一道,背着锅碗瓢盆和缝纫机等设备到处寻找新的厂房,18年时间,邓毅就搬了7次家。

[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34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