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至9月,中国服装企业各项效益指标均呈现下滑趋势。日前,在辽宁省海城市举行的“2012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培育与发展论坛”上,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谢青认为:“国内销售低速增长,中短期国内服装销售可能难有较大起色,至明年下半年,服装内销或将有所提振。”
与此同时,在我国服装品牌生态建设过程中,各地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成为中国服装品牌最重要的孵化基地,其品牌孵化功能越来越得到行业的认可。
国内外服装品牌竞争日益激烈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月至9月,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8%,始终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与去年增长24.8%相比,整体增长幅度明显偏低。
商务部重点监测的3000家零售企业销售额数据也显示,2012年以来,服装类消费增长缓慢,增长逐月下滑,至9月,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金额平均增幅为6.8%,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16.5个百分点。
出口方面,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1月至9月,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67.87亿美元,同比上升1.35%,出口数量为215.78亿件,同比下降2.91%。“预计至年底,中国服装出口额同比将略增,出口数量下降,2013年出口将同比下降。”谢青说。
但是,国内外服装品牌的竞争激烈程度并没因此而减弱。目前,我国现有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约1.5万家, 40万个注册商标,在我国的近10万家服装品牌企业中,大部分是市场竞争力较弱的中小品牌,在国内中、低端服装市场中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中国本土服装企业全面成长,真正出现了一批有品牌价值和较大品牌号召力的服装企业。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服装自主品牌有近100家,雅戈尔等一批优秀的服装自主品牌脱颖而出。
“但我们应当看到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正在稳步推进,行业运行的风险也正在努力降低,整个产业发展仍将持续向好。”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副会长钱晋表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未来5到10年在自主品牌建设上都要努力实现新的目标,即培育超过百个覆盖整个纺织工业产业链的区域品牌、培育千家全国知名品牌企业。
专业市场渐成品牌孵化器
目前,有不少经营者都在为优化品牌渠道而苦恼。实际上,渠道的打造作为促进品牌传播的重要手段,许多品牌发展缓慢恰恰就是输在了渠道环节上。
中国服装产业的竞争力由低成本优势向效率优势、品牌优势转变的大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在一件品牌服装的价值构成中,服装加工环节仅仅占到了10%至20%,而来自渠道的价值则至少占到了1/4以上,因此,“渠道为王”的说法近两年来在服装行业开始赢得更多人的认同。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