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棉纺织行业进出口市场呈现出上游棉花棉纱进口需求持续旺盛、下游棉制纺织品出口乏力的态势。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棉制纺织品出口额为186.4亿美元,同比下降6.0%;而进口额同比增长24.9%,达到53.4亿美元,保持较快增速,其中棉纱线进口额达35.7亿美元,同比增长46.0%,占进口总额的67%。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认为,造成如此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外棉价差长期倒挂,预计未来我国棉纺织品及下游棉制产品出口阻力仍然较大。
价差致棉花进口旺盛
中国服装棉纺织行业协会主任助理欧阳夏子指出,从前三季度棉纺织品价格走势看,受国内外原料价格总体下行影响,后道棉纱线、棉织物价格均为负增长,尤其在出口贸易环境不佳的情况下,与上年相比,我国棉纺织品出口额同比下降十分明显。而进口方面,在进口数量的强有力支撑下,我国棉纱线、棉织物进口额同比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430.16万吨,同比增长95.8%。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分析指出,进口棉花在今年出现两个波峰,第一个波峰在2-3月,此时期国内收储临近尾声,国内棉花基本入储,而内外棉价差持续超过3000元/吨,企业纷纷通过配额进口国际低价棉保证原料供应;第二个波峰阶段是5-7月,该时期企业用棉紧张,部分剩余配额集中在这个时期进口棉花。目前,内外棉价差已经接近6000元/吨,巨大的差价导致了空前的棉花进口量。2011/2012棉花年度,我国累计进口棉花已达570.5万吨,同比增长102%。
因棉花“倒挂”导致的进口额猛增还突出表现在棉纱线市场。前三季度,棉纱进口额增长迅猛,进口量逐月攀升。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累计进口棉纱线108.8万吨,同比增长74%。分析人士指出,造成国外纱线大量进入国内市场的根本原因,仍然是内外棉价差。进口棉纱线不受配额的限制,当国际棉价大大低于国内时,国外棉纱线在价格上具有绝对的优势,为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企业对进口棉纱线的需求越来越大。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