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出口国,占世界市场1/3的份额,但近来中国服装出口数量已连续13个月负增长,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订单严重缩水。
更为严峻的是,在中国服装加工成本不断提高的同时,在中低端和普通产品类别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已形成了对“中国制造”的替代生产能力。
出口企业订单减少,来自新兴市场和周边国家与地区的激烈竞争困扰着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格局正在悄然生变。
今年是纺织品服装出口最困难的一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持续下滑,正牵动着外贸企业的敏感神经。
“中国服装行业面临严峻的形势:外需不振,内需趋缓,效益下滑已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并且短期内不可能有根本好转。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经过近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正在进入重要的调整转型期。”这是中国服装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常青日前所说的一番话。
中国服装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中国服装出口数量已连续13个月负增长。1月至9月,中国14328家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增幅从年初的13%降至10%左右,低于近两年来的平均水平,利润率也从年初的6%降至5.09%。目前,亏损企业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已占16.32%。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产业部主任谢方明指出:“纺织服装受经济危机影响,出口欧洲继续‘败走麦城’,这一颓势可能延续到2013年。”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出口国,中国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占世界市场1/3的份额,贸易对象遍布全球。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每年服装出口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然而,这个巨大产业的出口格局正在悄然生变。
订单转移工厂迁移
11月,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张新民在广交会上表示,当前,纺织服装订单转移明显,尤其是欧洲市场和日本市场订单。“经济低迷使得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中低端服装更受欢迎,日本和欧盟有不少订单转向了劳动力更为便宜的孟加拉国、越南和柬埔寨。”
据中山丝绸集团总经理关天计介绍,今年年初,其美国某大客户将原本向他们进口的真丝产品改为化纤织品,并把大量的订单转到了印度。
美国全国纺织协会副主席大卫·特朗布尔则表示,近年来,墨西哥、越南、印度等地纺织服装业快速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印度,工厂主找不到足够的工人满足大量增长的订单;在越南,服装企业接到的订单总额增长了20%以上。其中,相当部分订单都是从中国转移过去的。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