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金祥认为,有很多企业家认为服装企业哲学就是服装产业哲学。其实不然,服装企业哲学是以服装企业家文化为主导的服装企业核心群体对于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的哲理性思维,是企业解决外部生存、内部发展的哲学,是一种辨证式的哲学思考,通常包括几个共同的观念:系统观念、物质观念、动态观念、效率观念、风险观念、竞争观念、人才观念、市场观念等。而服装产业哲学高于企业哲学,它是服装产业唯物论、产业辩证法、产业认识论的集合,是认识服装产业现状、改造服装产业现状的科学指导思想。
中国本身是一个令全世界瞩目的巨大市场。201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以扩大最终消费为重点的内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居民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升级态势,表现有三:一是广大二三线城市消费市场的崛起;二是高端消费市场的爆发;三是新型业态的出现有望进一步拉动消费。
我国服装产业面对的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虽然我国自主品牌中鲜有国际认同的“奢侈品”,但我们已具有为世界品牌的“奢侈品”OEM乃至ODM的能力。相当数量的世界品牌的“奢侈品”是在中国制造,更不用说“价廉物美”的中低档产品。我国服装产业已经形成高、中、低适应性强、适应面广的产品结构,这决定了“世界市场”对我国产品的总体需求。
可以说,基本稳定的外需和不断扩大的内需决定了2012年我国服装产业基本稳定的趋势。当然,不排除市场的波动,特别是季节性特别强的服装产品市场。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