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最大奢侈品厂商Burberry早前突发盈警,令市场担忧全球经济放缓,终于祸及向来是「零售业最后堡垒」的奢侈品业,拖累相关股份全线下跌。
分析指出,行业前景转弱已无可避免,但观乎其他品牌在欧美甚至中国等市场仍有增长,奢侈品前景不至如想像中严峻。
市值大蒸发奢侈品股全线跌
Burberry本月11日发出盈警,触发股价暴跌22%,创2002年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市值蒸发12.7亿英镑,其后股价短暂反弹,上周五已跌至1,036便士的纪录新低。除Tiffany外,其他欧美同行亦被拖累,Prada、LVMH及Gucci母公司PPR等至今下跌1.6%至9.8%,显示市场对奢侈品业前景的担忧。
2008年金融海啸后至近年欧债危机爆发前,奢侈品业一直发展蓬勃;彭博欧洲时尚指数2009及2010年分别维持60%升幅,在Burberry发盈警前,今年亦升22%,可见业界之兴盛。
欧债危机中国放缓销售转弱
不过,欧债危机引致全球经济放缓,几乎所有行业均不能独善其身,奢侈品业这两年亦开始失去头上光环,更因Burberry财务总监卡特赖特(Stacey Cartwright)一句「相信不只是Burberry面临困境,其他同行亦遭遇相同境况」的评论,引发外界愈趋看淡业界不明朗的前景。
分析认为,奢侈品业已开始出现放缓迹象,惟目前只是增长速度略为放慢,未至于非常严峻。然而,有指业界一直太依赖中国市场,全行衰退已无可避免。以Burberry为例,卡特赖特直言中国经济放缓,成为公司业绩停滞不前的主因之一。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