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30余年的努力,我国服装行业取得了迅猛发展与巨大进步,长期保持了世界第一服装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的地位。但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市场萎缩、国内市场增速放缓、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变化因素,中国服装企业的多项效益指标均呈下滑趋势,服装行业整体在从紧和较为严峻的形势下运行。
压力依旧趋势向好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服装行业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从出口市场方面看,国际市场总体呈现低迷状态。从国内消费市场看,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整体经济增速回落,消费者信心下降;服装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服装消费支出;品牌商库存高,通过打折消化库存,加之商场打折促销频繁,导致消费者形成打折购买的心理;终端商业成本持续上涨。
其次是人工成本带来的压力。根据中国服装协会调研及测算,出口加工型企业平均人工综合成本占企业产品成本的25%左右。2012年上半年人工成本上涨15%左右,推动整体成本上涨3个百分点,加工出口低端产品的中小企业平均利润空间为3%左右,由此出口订单几乎已无利润可言。这几方面的共同作用,造成了中国服装企业效益目前的下滑状况。
从近一段时间的行业数据分析来看,服装行业的压力虽然依旧存在,但是整体的发展态势正在向好。据海关统计,我国服装出口数量已连续13个月呈负增长的局面,今年1月~9月,每月降幅分别为6.44%、11.40%、3.65%、5.28%、3.79%、3.60%、4.53%、4.26%和2.9%,呈下滑局面。出口金额增速也持续下降,至今年9月,累计增长幅度已降至1.35%。成本推动价格上涨,对出口数量产生较大的挤出作用,造成出口金额增幅大大低于价格增幅,但价格上涨增幅逐月收窄,已从今年1月的11.14%同比增幅下降至9月的3.04%。
在此期间,透过一组数据也可以看出投资信心的逐步恢复:三季度服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827.8亿元,同比增长15.74%,较去年同期回落了24.8个百分点,降幅连续3个季度趋于放缓。但从环比来看,投资增速降幅逐季收窄,新开工项目增速已由年初-11.78%回升至-2.85%。新开工项目略有回升意味着,随着经济大环境呈现触底反弹迹象,服装行业整体投资信心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复苏。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