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运动品牌巨头李宁发布盈利警告,预计公司将出现大幅亏损。今年以来,遭遇困境的不仅是李宁,国内运动品牌行业正面临着整体业绩不佳的现状,“打折清库存”、“门店大量关闭”、“订单额下滑”等消息不时传来。国内运动品牌真的如业内所说的那样,2000年开始的“黄金十年”已经结束、未来将进入调整和洗牌期?多数品牌面临淘汰危机?在耐克、阿迪达斯等洋品牌的冲击下,李宁、安踏等这些国内运动品牌生存现状到底如何?本报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现场
专卖店开成“折扣店” 国内运动品牌集体“深折”
昨日,记者来到安慧北里的一家安踏专卖店,门口的大喇叭反复播放着“欢迎光临安踏,店内清仓甩卖,全部商品3折起”,店铺中间堆放着几摞很高的鞋盒和一些样鞋,每摞鞋盒中间标着3折或5折的牌子,几乎每个挂放衣服的架子上方都临时贴着张红纸,上面手写着打折信息。
“原价699元的羽绒服现价399元。”安踏导购迎上来介绍,最近的促销幅度很大,用降价来换取销量。
而在安踏旁边的李宁折扣店,老款的折扣力度从3折到7折不等。据导购介绍,除了原有的折扣外,一次性买两件,还可以折上八折。
这家李宁折扣店占地很大,衣裤、运动鞋、配件排列都很齐整。“总公司给我们门店发邮件告诉我们做什么促销我们就执行,结束的时候也会提前发邮件告诉我们,目前还没接到停止促销的邮件。”据导购介绍,之前开业的时候是专卖店,不打折的,后来不知怎么就变成折扣店了。
而在外地,国内运动品牌经销商的促销幅度更大。此前,李宁在武汉掀起过2折大促销活动,还在青岛展开为期十天不到3折的专卖场。而在福建,安踏等当地品牌的特卖会在厦门、泉州等地的过季产品甚至还有最低1折甩卖的。
原因
“停产三年都还够卖” 特步等3家渠道存货超80亿元
各大运动品牌纷纷降价促销的背后,是行业内普遍遭遇的高库存难题。业内曾有观点对此认为:“即使国内运动品牌企业停产三年都还够卖”。虽然这一观点随后被指夸大事实,但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六大品牌安踏、李宁、特步、361o、匹克及中国动向均显示了严重的库存问题。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