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品牌年底收官之战再起硝烟。李宁传出消息,斥资18亿元清理库存。
今年以来,遭遇困境的不仅是李宁,国内运动品牌行业正面临着整体业绩不佳的现状,“打折清库存”、“门店大量关闭”、“订单额下滑”等消息不时传来。资料显示,特步等3家渠道存货超80亿元。
现场
国内运动品牌集体“深折”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2月19日,记者来到北京市安慧北里的一家安踏专卖店,门口的大喇叭反复播放着“欢迎光临安踏,店内清仓甩卖,全部商品三折起”,店铺中间堆放着几摞很高的鞋盒和一些样鞋,每摞鞋盒中间有标着三折或五折的牌子,几乎每个挂放衣服的架子上方都临时贴着张红纸,上面手写着打折信息。
“原价699元的羽绒服现价399元。”安踏导购迎上来介绍,最近的促销力度很大,用降价来换取销量。
而在安踏旁边的李宁折扣店,老款的折扣力度从三折到七折不等。据导购介绍,除了原有的折扣外,一次性买两件,还可以再打八折。
这家李宁折扣店占地很大,衣裤、运动鞋、配件排列都很齐整。据导购介绍,之前开业的时候是专卖店,不打折的,后来不知怎么就变成折扣店了。
而在外地,国内运动品牌经销商的促销力度更大。此前,李宁在武汉掀起过两折大促销活动,还在青岛开展为期10天不到三折的专卖场。而在福建,安踏等当地品牌的特卖会在厦门、泉州等地的过季产品甚至还有最低一折甩卖的。原因
特步等3家渠道存货超80亿元
各大运动品牌纷纷降价促销的背后,是行业内普遍遭遇的高库存难题。业内曾有观点认为:“即使国内运动品牌企业停产三年都还够卖。”虽然这一观点随后被指夸大事实,但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六大品牌安踏、李宁、特步、361°、匹克及中国动向均显示了严重的库存问题。
曾在福建一运动品牌企业供职的王先生称,在我国最大的运动鞋服产业集群所在地福建晋江,无论大小企业都面临着库存过大的问题。中报显示,仅特步国际、匹克、361°三家公司,存货分别为7.009亿元、5.28亿元、3.66亿元,合计近16亿元。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