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服装市场微胖消费者称寻衣难 均码尺寸太欺人

来源:中国家纺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5日

小“胖纸”的烦恼:到哪里找合身的衣服?

商家追求利润最大化钟爱生产销售“均码”衣 身材“出众”者烦恼多

“怎么好看点的衣服都是均码号呢,我们这些爱臭美的微胖界人士要怎么办?”一篇名为《不要均码不要均码!!!胖美眉们都来咆哮吧!!!》的帖子在网络上引起了共鸣。

事实上,买不到合身的衣服早已不是极少数人的尴尬,而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困扰。记者采访多个制衣厂及商家发现,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他们从设计理念到成衣制作再到销售环节,每个环节都倾向于为三分之二身材中等的消费者服务。

合身衣服太难买:

绝非少数人的烦恼

记者随机询问了20人,受访者中有8人表示因为偏胖买衣服时选择很少,有4人因为身高问题买不到合适的鞋子和裤子,还有2人因为太瘦常常买不到合身的衣服。

与许多体型偏胖的人一样,林灵在商场买衣服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有你的码了,最大就是这样了”。她们更讨厌去“大码店”或者“肥美人”这样直指胖女人的专门店。

在买不到合身衣服的群体中,微胖界占了一大半,但她们绝对不孤独,与她们有相似经历的人可不在少数,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太高”和“太瘦”。

“太高”群体包括了超过1.7米的女生和超过1.9米的男生。苏虹身高1.76米,在国内买裤子经常试穿无数却一无所获,明明腰围特别合适,就是裤腿短一截。还有“太瘦”的人们。易天是典型的广州男生,清瘦的身材,1.72米的个子,体重一直维持在110斤以下,他表示自己穿着“xs”的衣服还嫌大。

在海珠区经营服装店的王菁菁说,在她店里最难买衣服的一类人,其实是胸围较大的女性,拥有D或E罩杯的胸围,明明腰围很瘦也要买大号的衣服,如果没有有弹性的衬衫,就很难找到合适的。

商家表示很正常:

尺码少容易卖好赚钱

市场上衣服尺寸的设置,几乎完全取决于生产者,即服装企业或厂家。吴飞是一位从事服装行业多年的商家,他透露了作为服装企业最真实的心态。

吴飞介绍,现在中国常用的主要有三种尺码。第一种是根据身高划分的尺码,女生的尺码范围为155cm~170cm,男生的尺码范围为165cm~185cm,每5cm划分一段,显然这已经忽略了一部分人群。第二种是按照肩宽划分,常见于女装和男式衬衫,尺码为34、36、38、40、42。第三种是国际通用的“S/M/L”,这是相对粗糙的分法。

“但商家更喜欢‘粗糙’的尺码,道理很简单,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卖出尽可能多的衣服,”吴飞解释道:“生产155cm和160cm两个尺码,如果160cm卖断货,155cm剩的多那就会亏,如果只有S一个码,把码数调和到中间,两个尺码的人都能穿,那就更有可能都卖出去了。”

他还补充道,大码的衣服要耗费更多的材料,但价格却不会因此增加。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54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