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对于中国服装行业来说,可谓是带着丰富的“表情”踯躅前行的一年。这一年,对于行业中的众多企业来说普遍是握紧拳头、开始探索、调整升级的一年。相对从容的设计师们也在为促进品牌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扩大自己设计的影响力而不断拼搏着。相关行业协会,更是在为行业谋求更好的发展方向做着孜孜不倦的努力……
回望这理想的“丰满”与现实的“骨感”几经碰撞的一年,国内外市场需求面临双重压力,原本服装行业发展所仰仗的传统优势逐渐流失以及产业链上下游未能实现良好对接,销售渠道有待扩展等困境,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服装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伴随国内时尚领域的羽翼渐丰,时尚产业正向着健康、活力、成熟的阶段快速前进;新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品牌服装的网销业绩也创下了可喜的成绩。
梳理这一年来的大事小情,希望能够从喜悦的过程中总结好的经验,从失落的困境里中挖掘出新的增长点。相信,伴随明年行业形势的逐渐明朗,并在相关扶植政策的有力推进下,中国服装行业会在结构调整、原创力量、寻求新增长方式等多个层面的发展上显现出上升趋势。中国服装行业将会渐渐走出“寒冬”去拥抱崭新的春天。
传统优势渐流失
今年,服装行业遭受内外夹击,企业生存状况一度陷入困境。1~9月,我国14328家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收入增幅仅为10%,较年初下降了3个百分点,平均水平也在去年之下。直到10月,中国服装行业才终于结束了连续13个月的出口负增长局面,并在11月份得到延续。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308.27亿美元,同比增长2.08%,增速较1~10月份的2%回升了0.08个百分点。
尽管三季度纺织服装业整体开始由动荡趋于平稳,四季度以来各项指标已有所好转,但纺织服装产业链从上游原材料制造到下游终端销售均有待复苏。服装行业出口额将在较长时间保持低速增长,行业运行压力也将持续存在。
编辑点评
以往我国服装行业发展所仰仗的劳动力、原料、加工等传统优势的快速减弱和流失,致使服装行业普遍陷入发展瓶颈。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将这形象地比喻成赚取“刀片利润”的“打工者”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未来的行业必须通过品牌建设、整合资源以及渠道升级的转变,加快摆脱“价值短板”的困扰,争取跟上市场环境和国内外经济变化的步伐。
未来比拼供应链
“为某一件服装量身定做一粒纽扣,那么这粒纽扣的价值已经不再是我们看到的表面价值了,它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定价权,而它的价值是由整条供应链所创造的。”6月19日,在宁波举行的2012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上,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伏广伟这样描述纺织服装供应链。
借助2012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召开的契机成立纺织服装供应链联盟,以供应链管理的合作为基础,基于联盟核心成员、集群和优秀企业组织和实施一系列项目和合作,实现联盟成员的知识分享、信息共享、经验传承、资源整合、行业看板树立、商业模式探索以及达成最终的战略合作,从而实现供应链合作模式的“双赢”或“多赢”目的。
编辑点评:
国纺织服装行业长长的链条上,各企业在共同的市场上都追求利益最大化,造成了竞争中的信息不对称。随着全球化经济以及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纺织服装行业的竞争将更多地表现在供应链管理的竞争上。我国服装企业需要通过对国际各国优势资源的有力整合,完善自身供应链的构建。对于企业来说,这一过程的完成,还将获得5%以上的利润增长空间。
走向国际须自信
9月8日,吴青青再一次站上纽约时装周这个舞台,向全世界发出中国设计师的声音。2011年,他首次带着自己的品牌参加纽约时装周并获得了广泛关注。能够连续两年站上同一个纽约时装周舞台,这在中国设计师中还是第一个。
9月26日,帕罗羊绒设计总监,中国设计师刘芳携Paluopo by Liufang高端羊绒系列亮相2013春夏巴黎时装周的China in Paris官方活动中。这也圆了设计师自己一直以来希望在巴黎办秀的梦想。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