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工控专区 >正文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来源:中国传动网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7日

高端领域的机器人还普遍用于进口,国产工业机器人主要集中在中低档水平。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发展,主要存在基础零部件制造能力差、中国的工业机器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国际在鼓励工业机器人产品方面的政策比较少等方面。

基础零部件制造能力差

尽管我国在工业机器人的相关基础零部件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无论是从质量、产品系列全面、还是批量化供给方面都与国外的产品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高性能甲流伺服电机和高精密减速机方面的差距尤为明显。因此,造成关键零部件进口,影响了机器人的价格竞争能力。

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品牌优势不明显

目前,尽管已近有一批企业在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但是都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缺乏市场的品牌认知度,在机器人的市场方面一直面临国外机器人品牌的竞争压力,国外机器人作为成熟的产业采用降低整机价格,吸引国内的企业购买,而后续的维护配件费用却很高的策略,逐步占领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6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工控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