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中国棉花价格意外高涨 比国际棉价贵5000多元

来源:中华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5日

中储棉昨低价抛储解棉市“饥渴”忧储备棉质量苦囊中羞涩

这个冬天,纺织企业没兴趣

蝴蝶效应再次显现。28年来最冷的这个冬天,再次让棉花价格震荡上涨。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显示,昨日国内棉市期货、现货全线飘红。

“昨日,郑棉1305合约周最高价为19370元/吨,最低价为19000元/吨,盘面上涨275点,涨幅度为1.44%;郑棉呈现上涨行情。”神农分析师对记者说,国内现货:1月11日,国内棉花报价继续上涨,代表内地229级棉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A指数为20102吨,较10日上涨7元;代表内地328级棉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为19278吨,较10日上涨8元。

昨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下称“中储棉”)开始抛售储备棉,竞卖底价为1.9万元/吨,低于收储价格2.04万元/吨。

“这是一个好消息!”谈及中储棉抛储时,一位从事纺织行业的公司高管对记者说,这么操作可以使抛储价格保持在一定水平,也可减轻国内高棉价对纺织企业的压力。

棉价倒挂国内外价差每吨5000元

就在一个月前,进入今冬收棉季节时,变化多端的棉价不断刺激着棉农、棉企的神经。

据《人民日报》消息,近年来棉价的起起落落,导致国内主要产棉区的种植面积以年均10%的速度递减,而下游产业的寒冬,又让本已脆弱的国内棉花市场雪上加霜。寒流来袭,面对令人“揪心”的棉花,无论是棉农,还是棉企,都在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不过,国家及时出台相关政策以扭转颓势。昨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相关人士对记者说,虽面临库存大幅增加、纺织行业低迷不振、内外棉价差持续高位运行等不利因素,但在国家临储政策支撑下,2012-2013棉花年度,棉花市场总体运行较为平稳,未发现“打白条”等现象。

“今年国家继续实行与收购价格挂钩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收储价格为20400元/吨,每吨较上年提高了600元,对应每斤籽棉收购价约提高0.1元左右。”上述人士说,从收购价格来看,目前市场上三级花基本上在4元-4.2元/斤左右,新疆略高。棉农以此价格出售有一定的获利空间。

不过,这样的直接结果是中国棉花价格意外高涨,而国际市场价格则因需求大降一落千丈。这一棉价倒挂的现象,引起业界的普遍担忧。

“目前国内棉价高于每吨18000多元,国际棉价每吨13000多元。两者相差5000多元,进口棉花需配额,国内纺织服装企业压力很大。”日前,多位纺织服装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流通分会会长夏令敏对媒体表示,国家应放开棉花市场,而对棉农实行直补。

相关业内人士对记者说,由于中国实行进口棉配额制度,国内外巨大的差价严重削弱了国内棉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数据显示,中国棉质产品出口全面负增长。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1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