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家纺专区 >正文

第四次国家纺织品开发基地成员日活动举行

来源:中国家纺网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6日

伴随着风靡全球的《江南style》节奏,十个人九把椅子,人们围着椅子转圈子,音乐一停,大家马上抢座位,经过几轮激烈的“争抢”,胜利者高举奖品,现场热闹非凡。以上的这个场景出现在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成员日活动中。那些“争抢”椅子的游戏者,正是基地企业的老板或者中层管理者。

 “谁在乎奖品啊,就是想借娱乐休息一下。”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师刘涛笑着告诉记者。这些面料企业的管理者们似乎都特别想找找乐子,半个小时的游戏,大家都忙的不亦乐乎。不过,一些老板们在娱乐的时候还不忘工作,忙着认识和结交更多的业内朋友。立新集团总经理徐德荣就在大家忙着玩游戏的时候和凤飞服饰设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曾凤飞交换了名片。“明年的形势会比今年还严峻,发展客户还是关键。”徐德荣说到。

徐德荣这句话,在活动开始时,就已经被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李斌红主任提到。她在开幕式上说到,2012年对所有纺织企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而整个经济危机会有一定的持续阶段。但是回过头来看,很多基地企业的成绩令人高兴,很多企业今年的收益很好,订单非常多。李斌红认为,目前纺织行业存在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要素成本变化带来的产业转移,这一个变化产生的积极作用便是产业转移为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了一次机会,纺织面料企业现在尤其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进行调整。第二个变化是科技创新,企业家需要思考科技创新到底能够带来什么。李斌红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面料企业需要做到三点,第一个关键词是重构,第二是协同创新,第三个是自我的成长。

与往届活动日不同,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秘书处首次邀请到了信息技术专家来谈信息化建设。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徐高阳主任以“两化融合助力企业管理创新”为题开讲。徐高阳说,如今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同时在企业内部也面临着生产管理的问题和生产模式转变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公司提出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作为企业的新的核心竞争力,改变传统生产模式,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应用节新技术来实现管理创新,逐步形成“产业时尚、管理科学、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发展和谐”的目标。他从企业生产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市场信息化三个方面分享了丹毛在信息化管理上取得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38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家纺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