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2号,上海龙阳路新国际展览中心,号称全球纺织行业的“晴雨表”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开幕。本届展会的展位增加不少,但是来宾人数却不见比以往几届增加。2号出口处的嘉里城的“俏江南”酒家服务员即使再不用懂纺织行业,也能知道这个行业的“景气度”如何,中午吃饭和商务宴请的人数创下历史新低。我和香港来的同行一边喝茶一边环顾空荡荡的大厅而感叹纺织服装企业生存的世道之艰难。
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在1991—2011年二十年期间,经历了发达国家一百多年才走过的道路,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似乎所有的积怨一起“井喷”而出,生产要素矛盾似乎集中在同一时间爆发出来。人们从惊喜到惊愕再到惊恐。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瓶颈”该如何突破,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未来的出路又在何方?
要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纺织品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把握未来发展的脉搏,可以通过两个展会即上海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简称intertextile面辅料展)和“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参展商,来宾,商品种类,价格走势,我们组织多人的调研团队,在10.22—11.05这两周内,先后对纺织行业领域的这两个重要的展会进行了实地的调研。
经过很多年的坚实发展,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和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简称intertextile面辅料展)早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全、体现当今世界面辅料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趋势、有高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展会。该intertextile面料展做为行业和企业寄予了厚望的载体,除了其不可替代的商贸平台价值,也在不断发挥巨大的推广效应,体现出其难能可贵的行业发展趋势和潮流的引导价值,堪称行业的“晴雨表”。
2012年10月22日,第十八届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本届展会展出面积达1.5万平方米,有来自约2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300家参展商携带最新产品参展。其中国内参展商超过2300家,海外参展商超过1000家。据统计,第一天(22日),面向专业人士的特邀买家进场,大约有8千多人,第二天(23日)向行业同仁开放,办证进展馆的人数大约1.2万人次,后面2天就新增来宾寥寥无几。这次展会约3300家展商,整个展会期间平均每个展位大约5到6个客户,人气之淡,创下历史新低。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