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王茁:服装企业继续产业升级需内外兼修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8日

不久前,拥有玛丝菲尔、影儿等高端女装品牌的深圳市宝安区大浪镇,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中国时尚指数,它囊括了服饰、配饰、色彩等一系列的数据,希望为中国服装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每个行业的大范围数据总结,对行业的发展都有着推动作用,那么中国近20年的服装产业发展数据是否也亟需梳理?中国的服装行业是否需要这样的数据来辅助发展?从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迈进,中国企业还应注意哪些因素?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给出了答案。
大范围的数据统计对企业很可贵
 

记者:深圳宝安区大浪镇的时尚指数,您了解吗?
 

王茁:我听说过这个时尚指数,其实最初听到的时候让我想到了柯桥纺织品价格指数,这个价格指数从一个局部代表了整体面料纤维价格的波动。而如今大浪镇的这个时尚指数也是为了打造服装产业基地而创建的。
 

记者:您认为这个时尚指数对整个服装行业有什么作用?
 

王茁:时尚指数对服装行业产品开发、品牌定位、市场政策和市场管理体系都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中国现在的产品开发和品牌定位更多靠企业团队的开发,多年后回头对自己进行总结,却从来没有整个行业的第一手权威资料。如果这个数据做得全面,将会成为整个服装发展中所有生产环节最可贵的参考资料。而中国服装协会最近也在整理、总结近20年来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历程,并加以回顾与反思。
 

未来五年中国服装继续产业升级
 

记者:近20年,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王茁:我们把从1991年以后到现在的服装业发展粗略分成几个阶段,每五年为一个阶段进行梳理,从中看到了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过程。1991到1995年,出现了行业媒体和设计师协会,中国服装产业体系开始建成,我们有了人才储备、舆论储备和社会推广储备;1996年到2000年是中国服装行业品牌意识的觉醒阶段,大量的品牌像报喜鸟、七匹狼、美特斯邦威等都是在这个阶段注册,他们引导了全行业的品牌意识觉醒;2000年到2005年,改革发展、新模式、新思索、新方法、新体制开始不断涌现。设计师品牌的创建、终端策略等新的模式都在这个时期出现。自此奠定了中国服装行业的品牌格局,也使中国的民族服装品牌在这个阶段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工作;2005年到2010年,中国进入了国际化的时代,中国服装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服装市场的一部分,中国国际化品牌的时代到来。
 

记者:听起来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巨片,那么您对2011年之后的服装行业发展有何预测?
 

王茁:我们预测2011年后的三到五年中,将是中国服装行业调整改革、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未来,服装产业就像水一样,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但又可以无孔不入。如果把转型升级这项工作做好,中国的服装产业可以像水一样无孔不入,在世界上真正强大。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76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