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海口中小服装企业受扶持 将建服装产业园

来源:华衣网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4日

据了解,秀英区2013年将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初步决定今年财政收入的70%以上要用于民生领域。

海秀快速路:促进海口带状城市发展缓解交通压力

据了解,海口市快速路网骨干工程“海秀快速路”目前已施工,作为海南省和海口市重点项目工程之一,“海秀快速路”东起海口市国兴大道西段,西至海口火车站。那么海秀快速路又能为秀英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张霁说,这条快速路网的建设,是海口带状城市发展的需要。该工程建成后,可满足区域出行及城市组团之间中远距离大容量出行的交通需求,将把海口市的城市主通道和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火车站等对外交通枢纽紧密地连接起来,形成快捷的交通大动脉,有效吸引滨海大道、南海大道和海秀路的地面远距离交通流入高架桥,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此外,海秀快速路同时可以串联海口火车站、建设中的马村港中心港区,远期联通美兰机场二期,充分利用海、陆、空各种交通资源,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的对外交通系统,进一步完善城市骨架路网,增强海口市主城区的辐射能力,为海口市各片区的经济发展、交通物流和相互沟通提供良好的交通基础服务条件。

建设服装产业园:扶持服装加工中小企业

上世纪80年代,秀英区东山镇服装加工业以家庭作坊起步,鼎盛时期全镇大小加工厂家达100多家。如今,曾为当地人带来财富与骄傲的产业却陷入生存困局,该镇服装加工厂数量从2011年初的48家减少到现在的32家。

张霁说,东山服装加工业主要是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以订单生意为主,大部分为来料加工,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产业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种生产模式已经落后了,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深入实施,当地劳动力减少,用工成本大幅提高,导致大的订单厂家不敢接,接了没有人工完成并将赔偿一大笔违约金;接小的订单效益不好,也留不住工人。

张霁认为,东山服装加工业的根本问题是劳动力缺乏和用工成本增加,导致工人紧缺,无法正常开工,更谈不上做大做强。至于创立自主品牌,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厂房买设备做广告,对家庭作坊式的服装加工业而言,是无法完成的。

为帮助服装加工业的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张霁表示秀英区将着重抓好以下五项措施:一是结合东山镇申报中国旅游休闲服饰名镇工作,规划建设服装产业园,实现服装人才、技术设备、信息等资源共享,达到共赢。二是采取减免税收,加强银企合作,提供担保贷款,同时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精品名牌,带动整个服装加工业的发展。三是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扶持企业引进一批先进设备,为打造精品名牌提供设备保障。四是加强技术培训,培养熟练工人。同时,政府提供资金扶持,提高工人特别是技术工人待遇,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用工贵问题。五是引导企业转型转产,引进和培育一批好项目,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4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