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经济增速放缓 扩大市场需求--纺织业:认清形势推动平稳发展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30日

1月20日,“中纺圆桌论坛第八届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攻坚克难 寻求发展”。自2012年以来,国内纺织工业面临国际市场萎缩,国内市场增速放缓的境况,再加上人力成本上涨、原材料波动等因素,全行业发展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圆桌论坛的召开正好为行业总结去年发展经验,分析未来发展形势做积极的探讨。
  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前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连续7个季度下行。他表示,除了研究统计数据外,还可以通过煤、电、油、运等四个方面来立体感受经济发展情况。“如果说全社会的煤、电、油、运要是紧张,说明经济在往上走;如果煤、电、油、运宽松,甚至它过剩了,说明经济在往下掉。”
  从电方面来看,生产多少产品就要消耗多少电,因此短期内还不可能出现用电量下降而经济反而增长的情况。前年12月份全国一天用电总量是130亿千瓦时,去年1、2月份就降到120亿千瓦时,即一天少了10亿千瓦时的电。姚景源指出, 
  201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47万亿人民币,中国全社会用电总量是4.7万亿千瓦时,经过分析计算后可得出,一度电能带来10块钱的GDP。“从前年12月到去年1、2月份,国内一天就少了10亿度电,其经济增长往下掉多少,很容易推导。”
  从煤方面来看,主要看煤炭库存量,“如果你发现全社会煤炭的库存急剧增加,就说明全社会经济在往下掉”。从2008年到2011年,四年内全国煤炭库存总量一共增加2000万吨,而去年二季度,三个月的煤炭库存量一下子就增加了3700万吨,可以说明经济下行。
  从运方面来看,姚景源指出一定的经济增长要有相应的物流量,物流方面最主要的是铁路运输。从当前铁路运输总量的负增长来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下降。
  姚景源认为,当前国内经济下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出口受阻。当前中国的国民经济活动,有1/4跟出口相关,其出口依存度较高。“当国际经济复苏缓慢,需求不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时候,所以我们的出口出不去。”二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投资、消费这三架马车都遇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
  在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国内纺织业发展又是怎样的状况?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介绍,去年1-11月份,纺织工业总产值为52240亿元,增长率为11.9%。“单看绝对数和看增长率觉得还不错,但是如果和过去20年相比,这个增长率大大下降了,因为我们过去经常是超过20%的增长。”
  高勇认为,“十二五”期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调整期,我们将摆脱过去30年高速增长的阶段。“过去有一个算法,当中国GDP增速在7%的时候,工业的发展速度不能低于11%;而我们只要有11%及其11%的发展速度,就基本可以支撑国民经济7%-7.5%的发展速度”。去年GDP增速可能在7.8%左右,而纺织工业11.9%的增速应该说能够支撑这个转型期内国民经济的发展。高勇表示,11.9%的增长速度是纺织业比较理性的发展速度。
  高勇表示,去年1-10月份,纺织工业利润为2087亿元,同比增长2.1%。他同时预测,2012年全行业利润或将接近2500亿元,增长率可能超过2%。“2%-3%看起来是一个非常低的增长速度,但是去年三季度以前中国工业利润是负增长,到现在还有很多大产业是全行业亏损,而纺织工业利润还保持增长。对此,我们要有正确的评价和认识。”高勇认为,目前纺织工业的这种发展速度是适应了整个中国经济展进入调整期的发展速度,比较正常。
  国际市场仍有压力
  中国纺织工业历经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现在正在进入一个转型调整的过渡时期。在目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国内纺织业认清当前形势,对于其发展非常重要。
  高勇认为,2013年中国纺织业在出口方面仍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据了解,2012年1-12月,我国纺服累计出口2549.21亿美元,其中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957.76亿美元、1591.45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18%、3.87%;增速较2011年的增长水平分别有所下降。
  高勇表示,虽然2012年纺织业出口有所增长,但是其在美国和欧盟的市场占有率是减少的。市场占有率的减少也是说明了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降低。而出口增长率不高,主要还是欧盟市场减少,日本市场基本保持平衡,美国市场则略有增长。
  有评论认为,作为我国传统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美国次贷危机、欧洲欧债危机,明显冲击了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目前美国经济虽然有所复苏,但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不可扭转,全球纺织服装生产基地转移已经开始,大量订单流向东南亚和印度等国,2012年1-11月份,对美国出口的纺服额累计同比增长3.14%,低于2011年11%的水平;较之于美国的缓慢复苏,欧债危机的持续仍在对欧盟地区的消费热情形成打击,2012年1-11月份,对欧盟出口的纺服额累计同比下滑12.83%,远低于2011年增长19.8%的水平。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张燕生对于国际市场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有5个方面的变化应该引起国内纺织企业的重视。
  一是2013年全球经济是会走向全球化还是会走向区域化。全球化的特点是开放,市场调节机制越来越明显,企业就会有越来越大的舞台。但是区域化可能会出现排他性的区域主义,把全球市场切割成一个一个小的区域,企业就得考虑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变化。比如,美国重返亚太以后主推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这就是排他性的区域主义中的一个。国内纺织企业应该利用发达市场、金砖市场和新兴市场在2013年的不同表现,来决定其国际市场的着力点。
  二是2013年全球市场是会继续全球化还是会出现越来越显著的本地化。本地化特征比较显著的是欧美现在正在积极的推动再工业化,这会导致欧美企业在全球开始出现撤资和对海外投资增税,以及更多的用保护主义方式实现再工业化。
  三是全球经济还会继续减速。2012年全球经济是2009年危机以来的最低点,2012年仍然在谷底徘徊,2013年也不会太乐观。
  四是全球并购在2013年会是一个主流趋势。危机前全球并购重点是电讯、网络、金融和矿业等。2013年重点可能是高端制造,也可能是养老、保健等老龄化领域;另外,还可能是中小企业,尤其是德国制造和日本制造的中小企业。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想在技术、渠道、品牌有所作为,可能要考虑在德国或日本有一些并购或走出去的举措。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怎么能够在跨国并购中按照国际高标准的规则来进行,这对企业来讲是一个重要挑战。
  五是2013年大宗商品的价格,包括棉价、粮价、油价、基础金属产品价格的走势如何。张燕生非常担心日本用量化宽松来推动日元的贬值。日本用这样的方式做会不会引起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模仿?如果大家都用量化宽松,都竞相推动货币贬值。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出现价格上涨。
  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纺织业出口面临较大压力,其内需市场对于纺织服装品增长的支撑作用或许更强。坚持扩大内需仍然是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出发点,随着宏观调控的不断深入,城乡居民收入将稳定增加,为内需增长提供了根本动力。
  
  从内需市场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1-11月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总额为8611亿元,同比增长18.2%。高勇认为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数据,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的14.2%。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研究员范剑平表示,虽然从大环境看,2013年国家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还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其实,全世界都非常羡慕我们中国的企业,中国内需市场的增长速度在全球应说是名列前茅的。”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35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