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服装年度人物——
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缝纫工
朱卫俊:“我要干到干不动的那一天”
一次就过的超级缝纫工
如果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方舞台,那么,点亮朱卫俊人生的那方舞台显然是青岛即发集团贵华针织有限公司的缝纫车间。
朱卫俊在公司“成衣一部”负责双针机的操作,技法的娴熟是出了名的,在她的调动下,冰冷的机器似乎也有了灵性,总是与其配合得格外默契。
这天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日,她要完成一批外贸T恤的“收边”工作。按规定,该版货品收边需预留2公分的宽度。稍稍目测后,她便迅速将一件待加工T恤精准地折出了要求的宽度,然后脚底有节奏地踩着双针机的踏板,一手轻轻向前抽动T恤,一手伸出食指,捋动T恤的折边,并用剪刀修剪掉收尾的线头。剪刀落下的瞬间,这件T恤的收边也宣告完成,整个动作连贯利落、简洁漂亮。
不到1小时,机台上摆放的百余件T恤已经全部完工。所有的工作几乎都是一遍过关,偶有缝合线未能衔接好的,也会被她及时细心发现,并当即拆掉返工。
汗水顺着她的额头淌下,后背的工作服也湿了一大片,而她全然没有发觉,仍旧埋头沉浸在缝纫的世界里,任车间里飞扬的线头粘了一头一身。
整整一上午,朱卫俊几乎没喝一口水,甚至厕所都没去一次。她计划在当晚下班前完成1500件的量——超出了公司规定工作量的50%。
对于朱卫俊而言,这早已是自然而然的习惯。与朱卫俊共事10年之久的工友吴伟感叹道,流水线上工作的辛苦超出常人想象,长期在缝纫机器前的重复姿势致使颈椎、肩周等病痛在所难免,而朱卫俊却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坚强应对,“很多工友累得受不了,忍不住请假,而她从不请假,我们打心眼里佩服她!”在朱卫俊所在成衣一部的部长于展萍的记忆里,朱卫俊从1992年进厂至今,20年来只请过2、3天假,并且从未迟到或早退过。
凭借过人的技术水准以及爱岗敬业的精神,朱卫俊得到了同事、领导的认可与信服,同时也斩获了多项殊荣。从1995年到2011年,她连续17年被评为“即发集团先进标兵”;从2003年开始,接连当选即墨市和青岛市两级劳动模范;2011年1月,又被评为全国纺织劳动模范。在人民大会堂,她接受了这份崇高的荣誉,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互帮互学的热心人
劳模的身份光环与媒体接踵而至的频繁采访并未改变朱卫俊的生活。在她看来,自己仍是一名普通的缝纫女工;在其同事眼中,她也依然是平易近人的亲切工友。除了技术好,“憨厚朴实”、“热心”、“人品佳”是公司领导、同事给予朱卫俊的最多评价。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