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通信技术及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两者越来越多的开始融合于各类工业产品当中,提高成品的技术水平,扩展了其适用范围。
我国目前生产的低压电器产品,大体分为三代,以10系列为代表的第一产品目前占有的市场份额约为35%;第二代产品为更新换代产品,如20系列以及引进国外技术生产的产品,目前占有市场约40%份额,但随着国外大公司产品的进入,其占有份额明显下降;第三代产品为跟踪国外新技术自行开发的产品,如40系列,但市场占有率不到25%。
另外,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推出了智能化、可通信的第四代产品,具有以前几代产品的许多优点,是未来低压电器的发展趋势。但由于我国电器行业还存在基础薄弱、开发费用少、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电器企业对产品的配套件开发不重视、产品外观质量差、原材料使用不合理、企业执行国际标准落后等诸多问题,使得我国低压电器跨越第一、二代,直接进入第三、四代产品的生产、开发难以成为现实。所以,要推进低压电器行业的发展,(1)对第二代产品中不完善的,进行二次开发,加强系列电器产品的开发,便于用户的更新使用;(2)着重发展、推广第三代产品,使其市场份额增加至50%以上,并完善产品系列的开发;(3)有足够经济实力和技术开发能力的行业龙头企业要加快开发第四代产品,紧跟国际低压电器的技术走向,为第四代产品在国内的实用普及打下基础。当前行业发展的重点是第三代产品,提高高档国产低压电器产品市场占有率;满足低压配电、控制系统与装置以及国家重点工程配套需要;明显提高我国主要低压电器产品可靠性及外观质量。
2012-2016年,国家十二五期间新增装机将超过5亿千瓦,“‘十二五’末,我国水电年发电量将达到9000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3亿吨,风电年发电量将达到1900亿千瓦时,折标准煤6000万吨。此外,太阳能(包括发电和热水器等)总利用量也将折合5000万吨标准煤。我国每年将新增发电量660亿~770亿千瓦时。
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低压断路器行业市场规模为400亿元。未来几年随着我国新增发电量的不断增长以及下游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市场对低压断路器产品的需求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因此我国低压断路器行业市场规模也将快速增长,预计到2016年我国低压断路器行业市场规模将接近800亿元。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