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沉寂长达两年多的棉花期货一改以往颓废走势,郑棉1305合约在开年行情中大涨1370元/吨,这让沉寂已久的棉花市场再度热闹起来。在突破18300-20000元/吨的箱体震荡区间,大幅增仓7万多手,新主力合约CF1309报收于涨停板,并创近6个月新高20445元/吨。郑棉价格的上涨不仅得益于棉花消费略有好转,同时美国棉花国内来年棉花种植意向减少等因素对棉花现货价格有一定支撑。
截至1月31日,CF1309小幅高开,早盘调整后回升,盘中高位换手,日线形成小阴线,持仓量近减远增。CF1305合约日成交40858手,日减仓4844手,终盘持仓量124924手。CF1309合约日成交143930手,日增仓7936手,终盘持仓量192356手。隔夜美棉,因投机资金持续的买盘并且指数基金的买进提供了进一步的上涨动力,ICE期棉连升三日,并未受到美国经济数据利空的影响。
收储支撑棉花价格
在经历了2010年底的疯狂上涨后,由于全球棉花供给量的增长,以及宏观经济不景气造成下游纺织企业需求的减少,郑州棉花期货价格自2011年年初开始步入下行通道,价格从32000多元/吨一路跌至2012年6月中旬的18300元/吨附近。直至2013年后,棉花价格在收储政策的支撑下,从1月4日至1月31日,郑棉1309合约期价从19135元/吨涨至20445元/吨,涨幅6.84%。
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的预测显示,2012-2013年度中国的棉花需求是770万吨左右,折合每月的消费量平均约为64万吨。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根据中国棉花328指数在19300元左右,而收储价格在20400元/吨,可以推测出今年新棉资源基本都以交储为主。同时,短期内纺织企业或以消化陈棉资源为主,对新棉的需求量不大。
据记者了解,自2012年11月以来,美棉每周平均签约量维持在6.94万吨,特别是中国周签约占比平均为42%,其中11-12月,中国大单签约后的每周出口销售报告体现因素明显。从2012年12月27日当周开始,中国每周签约量占总签约比例降至32%,美棉总签约销售并未有明显的下降。
对此,北京首创期货首席分析师董双伟认为,正是由于中国年初1%棉花配额的下发以及后期抛储棉搭售配额或将会持续下发的预期,市场认为这将对美棉签约形成持续利好刺激,这也会同时吸引买涨不买跌的国际买家参与,孟加拉、土耳其等国家继续跟进,对美棉形成较为持久的推动力,这一点作为美棉本轮发展至今的向上基本面支撑因素。
同时,截至目前,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交易累计成交5991030吨,较去年收储总量的313万吨增加约286万吨,其中挂牌成交4430960吨(内地成交1916640吨、新疆成交2514320吨),骨干企业成交1560070吨,近600万吨的收储量约为全国棉花总产量的87%,市场上棉花流通量在逐渐减少。
对于棉花的收储量,布瑞克咨询研究员石晓晶认为,截至1月30日,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已累计成交600.1万吨,按照中棉协1月产量预估741万吨计算,收储的棉花占年度总产量的81%,按照国家统计局684万吨的预估,收储棉花占年度总产量的88%,新棉基本进入国储,国内现货市场流通资源紧缺,不仅给用棉企业造成压力,更使得可供注册棉花仓单的数量紧缺,成为此次投机资金炒作的主题。
另外,石晓晶认为,每年新棉收获后新年度棉花种植都会成为炒作因素,此次美棉种植意愿显示为近25年来最低,为投机资金做多美棉提供支撑,国内由于植棉收益降低,新棉种植面积也将继续减少,但该因素不能成为炒作国内郑棉期价上涨的因素。目前国内棉花库存足够纺织企业一年之用,棉花供应不成问题。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