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大库存非惟一真相!回顾2012年的服装业

来源:中国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8日

如果将2012放入到近30年的服装业发展历程中,这一年年有不少值得记录和书写。这一年,服装制造遭遇订单下滑;这一年,品牌服装经历大库存和零售疲软考验;同样这一年,线上服装零售井喷,占据了整个服装消费15%,用“复杂之年”或者“调整之年”都不足以概括这一年。

年度新气息

服饰与流行文化结合的越来越紧密

电商走在前面。2011年,凡客诚品即取得世界杯、NBA、迪士尼等授权,推出相关系列的授权服装;乐淘网则推出愤怒的小鸟等授权产品。而2012年,美特斯邦威更以8位数的资本,拿下了与派拉蒙和孩之宝的《变形金刚》版权中国特许,开发授权产品; 361°童装与迪士尼和华纳兄弟签约,获得“蝙蝠侠”和“蜘蛛侠”的两大形象授权,推出漫画英雄系列童装。除了授权产品,国内服装企业还借助动漫,微电影,以及微博等新兴数字化手段进行传播品牌形象。

细分品类和渠道商受到关注

2012 年胡润富豪榜,爱慕内衣公司的张荣明首次上榜,成为服装行业内衣子领域的首次上榜者,而运动服饰的代理商上海锐力公司的吴建光亦首次上榜胡润富豪榜。张荣明的上榜,一定程度上让内衣领域从小众品类慢慢回到大众的视野之中,而渠道商的上榜,亦打破了以往品牌商上榜的单一格局,一定程度上也是渠道力量受到关注的表现。

服装电商的创新

这里举两个案例(避广告嫌疑就不点名了)。一家是女装企业,最早做定制,接单收佣金,后来自己开发商品,将所有的款式上网向消费者开放,如同服装企业的订货会向零售商开放的一样,消费者下单,网站根据单子生产配送,再后来,这家企业开设了实体店,用于对接线上商品和线下体验,集O2O,C2B和柔性制造与一体。另一家是一家鞋企,消费者可以运用线上提供的鞋子的基本款式和素材,进行二次个性化定制,也可以分享自己的设计,参加网站组织的月赛,让其他鞋友投票,集SNS和电商一体。

供应链由中国化转向全球化

2012年10月,阿迪达斯关闭了其在华的唯一一家全资工厂,并陆续解除300家余代工厂的代工协议。2012年12月,达芙妮(四川)制鞋产业园项目落户四川巴中。凡客诚品将部分订单分配给合作伙伴在孟加拉国设立的代工厂,李宁公司则在东南亚寻找更具性价比的合作伙伴。

订单内移或外迁的背后,是制造业全球化分工的结果,随着中国制造竞争力的逐渐消失,全球代工利益链正从中国向更具有竞争力的国家转移。中国制造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力和新兴制造国家廉价制造力的双向挑战,外向型企业产能过剩将加剧内销市场的竞争,也逼迫制造型企业向更高附加值的ODM、OBM型企业转型。本土企业,要适应产业链全球分工、供应链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国制造、中国品牌要在这个大背景下找到自己的位置。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0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