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皮革专区 >正文

中国皮革业告别“双位数”出口 孵化本土品牌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8日

2012年前6月,中国规模以上皮革、毛皮及制品、制鞋行业,进出口告别“双位数增长”时代,全部跌至10%以下。此前,皮具行业均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经济低迷之际,成本上升、出口订单下降、贸易摩擦、商业模式受制等多重因素“泰山压顶”。“这种大环境下,3-5年能生存下来的民族品牌才有希望。”极地品牌总监郭伟松表示。

据悉,2012年11月30日在广州海心沙举行的“2012中国皮具时尚盛典”以“创意中国·创造未来”为主题,着眼于“推动中国从皮具大国走向皮具强国”。“要想持续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将不可避免地进入创新发展阶段。皮具行业不仅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还要全力打造国际皮具时尚品牌的孵化器。”中国皮具协会副会长李玉中表示。

告别“双位数”出口时代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但随着欧美经济下滑,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使今年“出口困难”的问题更加凸显。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皮具行业在这个经济“寒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同样困境。

中皮协发布的《2012年1-6月皮革工业主要进出口量值表》显示,我国规模以上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业工业总产值4938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1.7%;出口334.61亿美元,增速回落18.74个百分点;行业进出口增速全部跌至10%以下。按照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的说法,今年上半年,由于各种成本上升导致出口平均单价上涨,除了非皮面皮鞋保持增长外,其他产品出口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预计下半年,出口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从市场来看,出口企业比内销企业日子“难过”。李玉中表示,内销市场国内品牌还是占大多数的,有90%的市场份额,这是整体而言,不同地方情况会有差异。但就出口情况而言,目前仍以加工为主,占了皮具出口类型的70%。根据中皮协的数据分析,目前外销利润普遍下降,品牌鞋企、年产能在1000万双以上的鞋企抗风险能力和盈利水平较高;中小企业则有关停倒闭之状况。从品牌来看,为国外大品牌加工的企业,订单缩水严重,且议价能力较弱。

搭建国际平台孵化本土品牌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皮革行业存在着不小的压力和挑战。极地品牌总监郭伟松认为,未来3-5年能生存下来的民族品牌才有希望。“中国的制革、制鞋业是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外向型行业,中国生产的80%鞋子都是出口的。”郭伟松表示,不过在中国本土市场上,国产运动品牌所占的市场总量比外资品牌大,如阿迪达斯和耐克,其总量达到1340亿元,而安踏和李宁也接近这个数字。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3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皮革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