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国内著名运动品牌跨界户外用品寻找“商机”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4日

这几年,运动品牌的日子似乎日渐艰难,刚刚过去的2012年,运动品牌在低利润、高库存的笼罩之下艰难地挺过关店潮。全行业都在低迷中东突西进,寻找“活路”。

跨界户外用品

2月27日,由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主办的ISPO BEIJING2013第九届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在北京盛大开幕。本届展会规模较上届扩大25%。值得关注的是,阿迪达斯和李宁等传统体育品牌巨头,首次在该展会上参展。

ISPO BEIJING展会现场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11年,中国户外运动产业规模已经接近110亿元,每年以超过40%的增幅扩张,已成为上升速度最快的零售细分行业之一。反观传统体育行业近几年越发明显的颓势,仍有很大发展余地的户外运动市场成为新蓝海,传统运动品牌,甚至传统鞋服品牌集体“转向”,将发展的触角伸及户外产业。现在,在安踏大多数门店和专柜可以看到“防水透气风衣”的新海报,有些门店还开辟了专门的货架放置防水鞋等户外用品。

4个月前,国内运动产品巨头李宁也开设了第一家户外用品旗舰店——李宁探索。这个隶属于李宁集团授权的业务模块就是专门经营户外用品的,包括户外服装、户外鞋、户外配件等产品,与李宁体育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受户外市场高增长、高利润之诱,在李宁、安踏之前,全球运动巨头阿迪达斯也瞄准了户外用品这一市场,还专门成立了户外部门。全球第三大运动品牌彪马也称,有两个运动细分市场极具潜力,一个是极限运动,另一个是户外活动用品市场。2013年会将重心放在户外运动产品上。

还有一批老牌鞋服企业也在向户外用品业务发力。乐登户外、木林森户外、天伦天、狮牌、雷速等户外品牌,大都是福建经营多年的鞋业或运动鞋服类企业。南京际华和悦达纺织则是江苏的服装或纺织类企业,亦开始创建户外品类等。

下一根稻草

体育品牌的产能过剩和高库存压力,让业内开始寻找下一根救命稻草,而户外用品这片“蓝海”究竟给纷纷加入竞争的业内同行多大的诱惑呢?

过去10年,我国户外用品市场年增速超过40%,目前已超百亿元市场规模。据户外资料网于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目前在我国市场销售的9个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海内外品牌,就占到了户外用品市场的55.81%。

《中国十大户外品牌的市场销售报告》显示,哥伦比亚、始祖鸟、狼爪、布莱亚克、米勒、猛犸象、沃特等知名国际户外品牌已悉数进入中国,攻城略地,销量占据中国整体户外市场销售量的54.89%。其中,哥伦比亚的市场占有率和年销售额均居中国户外用品市场第一位。

中国户外商业联盟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户外用品市场开始进入爆发增长期。跟其他新兴行业一样,中国户外还兼具“龙头品牌市占率高、优势明显”的特点。

“户外用品已经接过传统体育用品的接力棒。”国都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户外用品的主要产品服装和鞋类单价明显高于体育用品平均水平。在运动服市场上平均单价位居前六的品牌中,有4个是专业户外时尚用品,平均价格比运动服整体高出70%。

以哥伦比亚为例,截至2012年,哥伦比亚在中国门店总数已超过600家,下一步,哥伦比亚将重点布局中国二三线城市。该公司2011年全年总收入高达16.94亿美元,2012年第三季度净收入为6440万美元。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40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