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互相带动经济双赢--纺服业:关注购物中心里的“院线经济”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5日

中国购物中心主力店占比最高的是超市与百货,但电影院的占比上升明显。借助影院独特的功能定位和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电影院成为与购物中心合作的典范业种,并且正在与其它配套性的商业服务性品牌达成特定的组合模型,并且已经成为最受购物中心欢迎的主力店业态之一。
  
  每逢大片放映,就能感觉到商场的客流明显增加,银泰庆春店的企划部工作人员表示。最近《泰囧》、《西游降魔篇》等电影票房大卖,银泰庆春店6楼卢米埃影城的购票处经常排起长队。来看电影的客流还会“溢出”到其他楼层,在等待放映和散场之后,意犹未尽的人们也会去商场里逛一逛。除了商场和影院双方能互相带来客流,电影院也能为商场带来稳定收入。一般电影院总是在商场的最高一层,租金为四五元/天/平方米,此外还有提成,遇上《泰囧》、《西游降魔篇》这样的票房大卖片越多,商场的直接收入也就越多。
  互相带动经济双赢
  
  近几年,购物中心发展的热度不减,在经济下行时期,购物中心的开店率仍保持上行态势,虽然开业的购物中心不尽相同,但它们不约而同全部以引入院线作为最先的布局之一。“如果一家电影院一年有1000万元的销售额,就能带来40万人的可观客流。”钱江新城的砂之船生活广场总经理傅蔚阳说。
  
  在国内,购物中心最早大规模开出电影院,是从万达集团开始的。业内人士介绍,现在国内很多做院线的人,早期都有过在时代华纳、万达院线的任职经历。此前,院线的设计、运营在国内还是空白。万达集团高级副总裁李耀汉表示,2003年,万达出于商业文化广场业态需要,在全国甚至全球寻找影院合作伙伴,最终却是自己“逼上梁山”。近年来,万达在全国各大城市建设的大型文化购物广场,基本上是集购物、娱乐、休闲、餐饮于一体,高档电影城成为购物广场的必备项目。李耀汉说,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无论是百货业还是影院业,单一业态的存在已被现代经济淘汰,缺少竞争力。
  近年来,地产商靠引入影院促进和带动其它商业项目招商和经营的例子不胜枚举。购物中心越大,业态越丰富,电影院就越是希望进入。全国现在共有三四十条院线,竞争激烈。只开一家电影院并不赚钱,必须要形成规模优势。
  “电影院、餐饮等现在已经为很多城市综合体带动人流做出了重要贡献,SM广场万达电影院,对于带动SM广场的人气也贡献很大。” 
  四川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冉立春说。不仅如此,万达透露,将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旅游、电影院线和连锁百货五大主营业务打包上线,开设“线上商业综合体”。
  与大型超市满足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需求不同,电影院,传递的潜台词是视觉、感官、文化等层面的诉求,它在商业配套及消费者心中的地位,虽未达到“刚需”级别,但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可有可无”。因此,跑马圈地成为最近两三年各条院线的主要工作。某家大型百货连锁的招商负责人说,近两年里,这三四十条院线的大部分都拜访过他,其中又以在前年登门的人最多。和商场中的一些国际大牌相比,引入电影院相对要容易些,甚至电影院要主动去迎合商场。
  满足购物体验乐趣 与电商较量的最后砝码
  2月12日,在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盛典上,电商行业的代表马云与商业地产大佬王健林同台领奖。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玩笑般设下一个赌局称,十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占到50%,王健林将给马云一个亿,如果没到马云还王健林一个亿。
  北京市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年购物中心增长非常快,但竞争高度同质化,相当多的购物中心甚至不能如期开业。比如,某区说要打造一个中央购物区,概念已经喊出两三年了,但最终主题店都没法开业。”与之相反的是,电子商务起步虽晚,发展势头却迅猛。中国商务部电子商务司司长李晋奇透露,中国现拥有5.38亿网民、3.88亿手机网民,其中网络购物用户达1.94亿人,电子商务近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已经超过万亿,达到了13205亿元,同比增长64.7%;预计2013年,全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有望达到18155亿元。
  就在消费者对技术的应用和依赖促使消费行为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消费者对于更舒适的环境以及充满乐趣的购物体验寄予了更高的期待。而这也是实体零售商与电子商务较量的最后砝码,这也使得城市综合体的买卖交易行为正在减少,体验式消费正在增加。
  成都龙湖地产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超市购物中心外,城市综合体的业态有很大比例已经指向了吃喝玩乐。以龙湖北城天街为例,就规划有6000平方米的卢米埃影城、5000平方米的儿童体验馆、3500平方米的家居家电生活馆、2000平方米的真冰场、2000平米的电玩城“爱玩嘉年华”、1500平方米专业运动休闲馆、150多家国际餐饮品牌打造的国际美食广场、近1万平方米的屋顶空中花园、两条情景步行街、3个室外广场、4个室内主题互动广场及2个下沉式广场。 
  现在的“院线经济”已非简单的“放电影”,电影院更多承载了购物、休闲以及产业链的“多维消费”功能:看完电影后,边回味电影情节,边下楼品尝美食,或者去街区散步,或者逛逛品牌店,看看有哪些当季的新品;购物的袋子太重,可以到红酒体验馆或咖啡馆短暂休息”。
  专家观点
  商场引入电影院线,其实对租金并没有直接的带动影响。与其他入驻商场业态不同的是,电影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业态,它可以无视商场定位而独立经营并盈利。
  另一方面,商场经营者通常会以优惠价格吸引电影院线入场经营,因此,单看租金收入,电影院的贡献度并不算高。洪韵认为,商场经营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引入电影院线并非改善经营状况、提升租值的唯一出路,而是锦上添花。
  --中原地产工商铺区域营业经理 洪韵
  
  影院和商场的相互作用,使越来越多地产商尝到甜头,不少地产商在其开发项目中预留了影院建设空间,通过向外出租或自己经营的办法达到共赢。
  影院的下一步发展取决于房地产的发展,单独新建一个影院因成本太高已不太可能,老影院的改造将会以置换形式来完成。政府通过要求在新建项目中配套文化设施,这可能是支持影院发展的最好杠杆。
  不管是哪一方得益更多,影院和商场同时受益是不争的事实,互利共赢没有疑问。许多商业地产商也希望借助影院进驻吸引人流,成都东方世纪电影广场、泸州大世界电影城所在商业项目,都是在影院入驻后才扭转招商不力局面。省市扩张、横向渗透式的扩张方面还有待提升。
  --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浩东
  一些传统的商业形态,死掉是必然的,这也是商业地产升级的应有之义,而在这种升级中,找准体验和感受的商业灵魂,才是商业地产真正救赎之道。者资产均较大,双方的磨合也并非一朝一夕。
  --四川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冉立春
  商业地产作为一种空间,还承载着社交、体验和消费实现的功能,诸如只到某一商场消费,这里就有身份标签和自我实现的功能,另外,逛街的需求是不可取代的。冉立春说,以天猫为代表的网购,依然实现的是交易和买卖。而现在商业地产的发展已经出现了百货购物中心化,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化。实现的功能,除了消费还有很多体验式的休闲娱乐需求,这些以家庭为主要方式的消费,主要体现在快乐大本营、全家总动员、周日我最大的功能,这些是电子商务不能提供的。
  --中国房地产策略专家 田同生
  电影院和购物中心的合作已是各类品牌和购物中心合作的典范。目前,电影院变成购物中心的“标配”已呈现出复合型的特点,电影院寄望于借助购物中心丰富的客流资源来吸引人流享受其电影和相关服务,而看电影的人群也能利用购物中心的商业设施,实现客流共享和关联。
  
  这与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变化有密切关系,过去消费者会单凭某个目的选择去某个商场,现在是以体验为主的消费,这就要求消费者的多种需求能够在购物中心内一站式得到满足。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7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