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玻璃纤维工业以控制总量、大力发展深加工为导向,全行业控制产量增长成效显著,2012年玻璃纤维纱产量为288万吨。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出口总量平稳。全年工业总产值为1179.9亿元,赢利71.68亿元。2012年10月《玻璃纤维行业准入条件》(2012年修订)颁布实施,11月《玻璃纤维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实行,保护先进、淘汰落后,全行业众志成城。
1、控制产量增长成效显著
2012年玻璃纤维纱产量为288万吨,年增长率仅为3%。根据2000年以来的数据,结合这两年玻纤厂的实际运作情况,基本可以说玻璃纤维纱的产量增长结束了“大跃进”时代。
2004年以来玻璃纤维纱产量的年增长率基本在20%~45%间浮动(除去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长率为-3%)。但从2011年开始,产量增长率降至10%以下,2012年除了一季度是11%,从4月开始均维持在3%左右,玻璃纤维纱的产量相对可控,其中龙头企业带头限产的作用不可忽视。
2001年-2012年玻璃纤维纱产量走势图
.jpg)
2001年-2012年玻璃纤维纱产量增长率走势图
.jpg)
产品销售率自2011年3月开始持续下降,2012年1~2月跌至谷底后开始回升并保持增长态势,在产能控制、销售率提高的情况下,极大地缓解了企业库存积压问题。
2012年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060.4亿元,同比增长13.26%。利润总额为71.68亿元,同比增长18.38%。亏损企业亏损额为7.2亿元。
2012年全行业主营业务成本为888.15亿元,同比增长15%。期间费用同比增长8.3%。利税总额为118.43亿元,同比增长19%。企业既要应对经济不景气的局面,又要承担如此沉重的税负,可谓在夹缝中求生存。
2、出口创汇能力逐年恢复
2012年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出口总量趋于平稳。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数量为20.37万吨,同比降低3.57%;进口商品金额为9.12亿美元,同比降低1.82%。2012年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均价为4476.89美元/吨。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数量为121.01万吨,同比降低0.88%;出口商品金额为19.47亿美元,同比降低0.67%,实现贸易顺差10.35亿美元,受金融危机影响后的行业出口创汇能力在逐年恢复。
玻纤粗纱进口下降54.12%
结合近几年玻璃纤维粗纱的进出口数据,可以看到2010年粗纱进口量达到2004年以来的最高值73223吨后,2011年进口量猛降62.25%,在此基础上2012年持续下降54.12%,进口量仅为12682吨,几乎是近几年进口量的最低值,并呈现量价齐跌的局面。
而粗纱的出口量自金融危机前持续增加,2008、2009年经过金融危机振荡后,2010年以来基本稳定在50多万吨的水平。在我国玻璃纤维粗纱的产能增加、出口稳定的前提下,粗纱进口数量的下降充分说明国内需求增多,其品质规格也能够满足我国现阶段的需求。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