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转型加收购--纺服业:本土品牌集体打造行业“正能量”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6日

日前,商务部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国品牌消费的指导意见》,这是2013年,主管部门出台的首个促消费指导意见。针对当前品牌消费领域出现的同质化竞争激烈、网络消费冲击商业街区、中国品牌进店难、单品影响力弱等难题,商务部提出了较为详尽的指导意见。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曾表示,提倡品牌消费,一方面要支持中国传统的优秀品牌,如一些中华老字号,要帮助其扩大市场;另一方面是扩大进口品牌消费。业内人士称,这为以品牌促消费的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第一步是通过规划和技术研发打造国内品牌;第二步是立足国内,打开国际市场。
  餐饮业:抱团取暖
  日前,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知识产权推进中心发布的《2012年知名企业品牌重复率及品牌保护调查报告(餐饮业)》显示,我国餐饮企业当前普遍面临着实体商标重复率高企、网络品牌资源稀缺和网络品牌意识不足等问题。而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餐饮行业形势分析》则显示,2012年上半年,我国本土快餐品牌利润不及8%。正餐企业增速明显放缓,广东、海南、湖南等地企业甚至出现因不堪重负而倒闭,或对外招租、转让的情况。此外,火锅企业上半年的翻台率普遍落到历史最低。
  中国烹饪协会指出,“四高一低”(房租价格高、人工费用高、能源价格高、原材料成本高、利润越来越低)成为企业不可逆转的负担,同时还要承担食品安全、消费者投诉、媒体曝光的风险。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行业冬天里,仍然有企业做响了自己的品牌,取得良好的业绩。东方美食董事长刘广伟说:“餐饮业的增速从20年来两位数的增幅回落,这没什么了不起,企业一要有信心,二要调结构,危机背后就是商机。”嘉和一品董事长刘京京则表示,除了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之外,如果能加强和资本的合作、和同行的合作,“本着合作共赢的态度,办法总比困难多。”金百万董事长邓超坦言,行业之间必须要交流、合作。“眉州东坡的王总跟我们就有合作,他有一个非常大的加工厂,通过产业化,既保证了口味又保证了价格。”邓超表示,企业间抱团取暖、取长补短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思路,能够集中企业优势,促进整个餐饮业品牌的树立。
  服装业:转型加收购
  服装业长久以来一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代表之一,由于本土服装品牌不响,纺服企业做的又多是贴牌产品,品牌影响力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我国服装业。随着2013年的到来,众多服装企业以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品牌效应、提高产品价值含量、推动服装品牌走向国际作为使命,加大研发设计的力度,将产品营销战略向打造品牌方向延伸。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20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