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商品类消费投诉服装鞋帽类投诉达1325件,占投诉量的23.61%,排名第一位……如今随着 “3·15”临近,本报将结合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吉林省纺织服装商会,针对服装行业的投诉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推动服装行业健康均衡发展。
案例>>
千元羽绒服“跑毛”现象严重
“2012年圣诞节期间,我在重庆路一商场以7折1099元的价格购买了一长款羽绒服。”长春市民张女士谈及自己的购物维权经验说,当时售货员承诺,衣服质量过关,绝不存在“跑毛”现象。
然而,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该羽绒服“跑毛”现象十分严重,每次脱下羽绒服后都会在羊毛衫上沾上很多羽毛。张女士很气愤地找到了该商家,并要求退货,可商家却以没有发票证据不给退货。
经过省消协调解,羽绒服确实是该店家所售,经查验羽绒服面料接缝处质量不过关。最后经过协商,店家给张女士重新调换了一款羽绒服。
数据>>
服装鞋帽类投诉达1325件
张女士并不是个例。最近几年,随着市民维权意识增强,服装投诉案例也有所增加。记者从吉林省消费者协会获悉,2012年服装鞋帽类投诉达1325件,占投诉量的23.61%,在商品类消费投诉量排名第一位。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服装投诉方面多以质量为主。主要问题是产品质量不过关,羽绒服钻毛、羊绒衣裤起球、开线、破洞、掉色;对塑身、保健类的功能服装夸大功能;商家虚拟原价、以次充好,以打折、返券等方式误导消费者。
另据今年长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最新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报告:5个批次的服装因质量不合格进入黑名单。其中,对流通领域服装、内衣、运动装和床上用品商品质量进行了监测,抽检服装48个批次、内衣27个批次、运动装27个批次、床上用品22个批次,检测了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成分分析等项目,抽检的样品中,经检测判定服装有5个批次不合格,内衣、运动装、床上用品均合格,不合格商品的主要问题是样品成分与标识信息不符。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