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品牌一直都以舒适和科技著称,而设计却成为了默默无闻的小辈。运动服饰抄袭之风盛行。
“如果刻意回避几个运动品牌的LOGO,我很难从款式或者配色上分辨出是哪个品牌的商品。”一位酷爱运动的消费者说道。
业内人士称,随着消费者对于穿着感官的提高,运动服饰缺乏设计的缺陷日渐暴露出来。
而在同质化道路上,运动品牌市场似乎在萎缩。阿迪达斯从10月开始关闭在华最后一家直属工厂;耐克此前发布财报显示,6-8月净利润同比下滑12%;国产品牌李宁则在业绩下滑期换帅,谋求不破不立,重建团队。
库存压力迫品牌谋变
“其实不仅是运动品牌,国内很多服装品牌都存在库存压力。只要生产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服饰,并且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库存。我认为设计是一个非常有效减少库存的方式。这是我们一直举办设计大赛的原因之一。”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倪振年告诉笔者。
设计将成未来突破口
我国运动服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舒适、科技、安全性方面已基本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然而,未来吸引消费者购买,还需要更多。
[1][2]下一页>>